摘要:会议议程015月24日(周六)上午时间:9:00-9:30地点:南京冠军楼大酒店二楼第五会议室主持人:孙鹏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梁 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 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沈卫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0:55-12:00 明代藏传佛教
会议议程
01
5月24日(周六)上午
时间:9:00-9:30
地点:南京冠军楼大酒店二楼第五会议室
主持人:孙鹏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梁 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华 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沈卫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0:55-12:00 明代藏传佛教
主持兼评议人:胡箫白、陈楠、安海燕
谢光典(陕西师范大学):大乘法王晋京活动新考
多登(清华大学):一位进京藏僧眼中的朱棣:尼德瓦·南喀藏卜的宫廷见闻
苞璐尔(中央民族大学):《五世噶玛巴为明太祖荐福图》之异僧“显灵”
02
5月24日(周六)下午
14:00-15:10 西藏西部的政治和文化
主持兼评议人:谢光典、王瑞雷
熊文彬(四川大学) :西藏阿里三围地区题记遗存中的“山高地洁悉补野吐蕃之地”记载初探
骆如菲(南京大学):克什米尔、西藏西部与敦煌:11 至 12 世纪西藏西部见善趣观音图像研究
李志英(四川大学):使者、向导与骗子:绰普父子笔下的行脚僧
谢继胜(浙江大学) :艾旺寺与西藏的过去七佛信仰
15:15-15:55 学术源流与时代精神
孔令伟(“中研院”史语所):于道泉、史语所与近代中国的藏学研究
沈丽(香港理工大学) :“吐蕃僧诤”的现代性叙事:20 世纪上半叶藏传佛教格鲁派内部分歧与汉藏佛教互动
16:00-16:55 佛教语文学与解释学 A
张文卓(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语文学的《大乘成业论》藏汉对勘初步研究
索郎当周(清华大学) :以不同文本比较的视角再探藏译《比丘尼戒经注释》的部派归属——重新审视布顿仁钦珠对该文本的质疑
华婷婷(浙江大学) :《见差别》所见经(部)行中观学说与前弘期所译中观论著
17:00-17:55 佛教语文学与解释学 B
主持兼评议人:姚霜、沈卫荣
石美(陕西师范大学) :般若经典于藏地的注疏传统——以阿·绛秋耶协《心经广释》为中心
曲几扎波(清华大学) :《引上中下三机仪》汉藏对勘及其义理批判性研究
李梦溪(中国社科院大学):俄藏西夏文 No. 4372《俄译师说仪二谛义记》前言与科判初探
03
5月25日(周日)上午
9:00-10:10 吐蕃史新证主持兼评议人:谢光典、才让 黄维忠(中国人民大学): 都兰热水河南岸吐蕃三号墓出土藏文石刻排序再探扎西东智(清华大学) :《吐蕃大事纪年》所载大论任期缺详考王瑞雷、圣南仁杰(浙江大学) :从吐蕃发往象雄故地 rhrugs 家族的一封官方文书 ——西藏阿里卡孜河谷出土吐蕃文书初步解读任小波(复旦大学) :吐蕃兴佛运动的极盛与终结10:15-10:50 文本与文学主持兼评议人:孙鹏浩、黄维忠何沐霏(清华大学) :重论郭仓巴传记中的闍烂达罗朝圣游记吴琼蕊(复旦大学) :从引述到叙事——后世藏文史籍中的《唐蕃会盟碑》引文及其演化10:55-12:10 元代人物与社会史主持兼评议人:孙凯、拉巴俄日尖参(西藏佛学院):多维视域下《仲钦·门朗多吉(drung chen smon lam rdo rje, 1284—1347)传》研究周泳彤(南京大学) :元代木雅学者玛色顿巴(1317-1383)乌思藏求学事迹考述扎旺(西藏大学):《汉地五台山圣貌志》:十三世纪汉藏佛教交流的个案研究桑加才让(兰州大学) :批判与重构:元代藏文史籍《奈巴教法史》叙事
04
5月25日(周日)下午
14:00-15:10 清代宗教与边疆主持兼评议人:李毛吉、树林石岩刚(陕西师范大学):清朝治藏体系中技术官僚群体初探魏建东(中央民族大学):崇梵净觉国师琢珞瓒考双宝(内蒙古社科院):清代蒙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敕赐寺名寺额制度考略旦增遵珠(西南民族大学):19 世纪错那-门隅地区灾害应对的制度与困境15:15-16:10 明代藏传佛教与边疆主持兼评议人:梁文力、才让树林(内蒙古社科院):早期格鲁派蒙古高僧阿旺曲扎加措在藏区的活动及其藏文著述考王传播(中国人民大学):15 世纪西藏金铜铸造的工艺程序及其技术特点:以波东班钦:《工巧能者入门:身语意所依制法》为基础侯浩然(浙江大学):15-16 世纪恰巴家族与竹巴噶举派在藏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圆桌讨论
转自:喜马拉雅跨区域研究来源: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