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后人:夫人在香港去世,大女婿在北京,其他子女生活在台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2:05 2

摘要: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的运气似乎就没那么好了,他先后参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碰上了我军那些超厉害的将领,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各种勾心斗角、指挥混乱,就算杜聿明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民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杜聿明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1904年,杜聿明出生在陕西米脂的一个地主家庭。

从小就对舞枪弄棒感兴趣,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军人的热血劲儿,1924年,他成功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军事生涯。

北伐战争中,杜聿明崭露头角,开始在战场上展现实力,往后的日子里,他一路高升,成了国民党军中“黄埔系”的代表人物,人送外号“黄埔虎将”。

抗日战争时期,那可是杜聿明大放异彩的时候,1939年的桂南会战,他带领部队和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正面刚。

经过18天的激烈战斗,取得了昆仑关大捷,这场胜利让日军都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也让杜聿明名声大噪。

1942年,他又担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奔赴滇缅对日作战,参与指挥同古保卫战,在异国他乡和日军拼杀。

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的运气似乎就没那么好了,他先后参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碰上了我军那些超厉害的将领,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各种勾心斗角、指挥混乱,就算杜聿明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

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的陈官庄战场上,杜聿明被解放军俘虏,他的军事生涯也就此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被俘虏后的杜聿明,被关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一开始,他心里那叫一个抵触,毕竟曾经也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哪能一下子接受这种落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对战犯的宽大政策和悉心改造,慢慢感化了他,在那里,他不仅接受思想教育,还积极参加劳动,身体和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959年,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重获自由身。

特赦后的杜聿明,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被安排在全国政协工作,担任文史资料专员,这下,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撰写文史资料中。

像《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等著作,为研究那段历史的人提供了超珍贵的一手资料,在祖国统一这件大事上,杜聿明也是竭尽全力。

每年都写文章、广播稿,劝台湾的师友们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一起努力,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他的一生,有辉煌,有落魄,但最终还是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算是有个光荣的后半生。

杜聿明在大陆开启新生活的时候,他的妻子曹秀清和孩子们在台湾,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派人告诉曹秀清,让她赶紧去台湾,曹秀清想着丈夫生死不明,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婆婆和五个年幼的子女们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他们一家的生活立马陷入了困境,蒋介石当初承诺的生活费和子女学费,根本没兑现,一家人无人问津,曹秀清没办法,只能去找宋美龄、张群这些人求助。

可她一个女人,在台湾又没个正式工作,上面有婆婆要照顾,下面还有五个孩子要养,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好在张群出面,给她在台北烟草专卖局找了个收发的工作,就靠着这点微薄的薪水,曹秀清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艰难地过下去了,可没想到,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1953年,曹秀清和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这本是一件大喜事。

可对于曹秀清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杜致仁在美国读书的学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曹秀清那点收入,根本不够支付学费。

没办法,她只能从台湾的银行每年贷款3000元,可谁能想到,在杜致仁还有一年就毕业的时候,银行突然中断了贷款,也没给个理由,杜致仁在美国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只能给曹秀清发电报,让她想想办法,曹秀清没办法,只能写信向蒋介石求助,可蒋介石只批准了1000元,还要求分两年支付。

曹秀清没办法,只能先给杜致仁寄去500元,可这点钱,连学费的零头都不够,杜致仁实在想不开,一时冲动,就自杀了。

听到这个噩耗,曹秀清差点昏死过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就在曹秀清和儿女们在台湾艰难生活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女儿杜致礼了,她的人生,就像一部精彩的小说,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节,1944年,17岁的杜致礼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

当时22岁的杨振宁在学校当数学老师,两人就这么相遇了,不过那时候,他们也就是普通的师生关系,谁能想到以后会成为夫妻呢。

1945年,杨振宁去了美国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杜致礼后来也去了美国,1949年圣诞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杨振宁和同事在普林斯顿中餐馆“茶园餐厅”吃饭,意外碰到了杜致礼。

这异国他乡的偶遇,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从那以后,杨振宁每个周末都会坐火车去纽约找杜致礼,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教堂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1957年,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一下,曹秀清一家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1958年3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突然邀请曹秀清到士林官邸见面,宋美龄热情地拉着曹秀清的手说,杜夫人,好久不见啊,你比几年前看起来胖了,你的女婿杨振宁博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你想不想去美国看看他啊?

曹秀清当然想念女儿和女婿,宋美龄接着说,这个可以安排啊,你去美国后,可以建议让杨振宁博士回台湾工作,过了一会儿,蒋介石也出来和曹秀清寒暄了几句,曹秀清心里清楚,蒋介石这是想利用她,让杨振宁回台湾为他效力。

曹秀清到了美国后,就住在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家里,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被特赦的消息传来,曹秀清激动得不行,心里就有了去北京和杜聿明团聚的念头。

1963年,在杨振宁的安排下,曹秀清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和15年没见的杜聿明再次相聚,两人见面,百感交集,相拥而泣。

后来杨振宁他和杜致礼也多次回国探亲,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杨振宁和杜致礼回到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

周总理还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他们,1973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再次回国,这次他们还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和杨振宁就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让杨振宁感触很深。

回到大陆后的曹秀清,积极投身于两岸统一的事业中,她多次婉拒台湾子女提出接她到台湾养老的请求,不顾自己年迈,依然为祖国的统一而奔走。

这一走,可让留在台湾的子女们的日子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杜致勇在保龄球馆挥洒着汗水,为了生活努力打拼;杜致严开着出租车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孤独地面对生活的压力。

杜聿明次子与幼女

杜致义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医生,在艰难中寻得一丝安稳;杜致廉虽信息不多,但想必也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的人生,因为父母的选择和时代的洪流,走上了一条崎岖的道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杜聿明家族的故事,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命运的无常。

CCTV——杜聿明的后半生:扎根大陆 从战犯到政协委员 2009-06-02

来源:大壮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