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我们之前提到过,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期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位置上市场进一步上行仍需基本面改善给予更强
信达澳亚基金李博
最新观点:
信达澳亚李博: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什么作用?
我们看到相关新闻报道,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我们之前提到过,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期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位置上市场进一步上行仍需基本面改善给予更强支撑,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汽车产业以其超长产业链特性,形成了从原材料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辐射效应。上游的钢材、橡胶等基础材料,中游的动力电池、智能芯片等核心部件,下游的金融服务、充换电设施等配套服务,共同构建起涉及30余个行业的庞大生态体系。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联动效应,不仅直接创造产值,更能通过技术外溢带动关联领域创新突破。因此我们才提到汽车产业,不止是看汽车本身,而是看到汽车产业全链条,汽车智能化正是这一领域的创新突破。
另外,政府的推动也非常重要,政府主导的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激活市场的重要推手。通过提高报废补贴标准、优化审核流程,既加速了传统燃油车淘汰,又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多地推出的“零首付”购车方案与车企促销组合拳,形成了“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消费升级范式。过去有一段时间,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对消费的支持。
作为典型的大宗耐用消费品,汽车消费对经济周期展现出独特缓冲作用。在消费信心波动期,定向政策工具能快速激活市场,通过产业链传导形成“消费-生产-投资”的正向循环。特别是在就业吸纳方面,汽车产业创造的直接与间接岗位,为经济下行压力提供重要托底支撑,在基本面得到有效改善后,市场也有望再次进入上行趋势。
鹏华基金金笑非
最新观点:
金笑非:深耕医药赛道,在市场的牛熊中充分把握医药阶段性机会
医药行业经过几年的跌宕起伏,2025年又再次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基金经理金笑非凭借的多年扎实的研究和对医药行业的深刻理解,敏锐捕捉到这波行情的到来。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金笑非的投资理念、对现阶段医药投资方向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如何在市场中把握机遇。
一、 成长之路:十余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金笑非现任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历,并且有超8年的基金管理经验。入行以来金笑非便投身到医药研究当中,从最基础的研究框架开始,通过十余年对行业的深入挖掘,对细分赛道的不断剖析,在这高壁垒的行业当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医药知识体系,为创新药赛道投资奠定扎实基础。关于金笑非的代表作品,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型基金(A类001230),截至2025年一季度,近五年净值增长75.08%,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有91.62%的超额收益;近三年净值增长19.83%,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有43.11%的超额收益。优秀的投资业绩令本产品不论在三年期维度还是五年期维度,都获得了权威评级机构的五星评级。优秀的业绩也得益于金笑非对自身投资逻辑的坚持,坚定严选长期硬逻辑、中期高景气、短期好业绩的优秀企业。近几年在2021-2023年医药板块剧烈调整期中,他通过坚守长久以来贯彻的投资方法论,不断动态优化创新药、CXO与医疗器械配置比例,最大回撤控制优于行业基准,在市场各个阶段凸显主动管理能力。
金笑非对医药板块的研究框架主要融合药物经济学、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三重逻辑,在PD-1、ADC、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布局精准,擅长捕捉具备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的生物科技企业。
业绩数据来源:基金产品2025年一季报,近五年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54%,近三年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28%,数据截至2025-03-31。注: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8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0%。评级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03-28。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二、在市场波动中沉淀,在机会来临时保持冷静
就长期视角来看,金笑非认为,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药板块未来预期将仍然保持积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经历了最大的一波“婴儿潮”,时至今日,当时出生的人口逐渐经过中年开始步入老年阶段,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对于医疗保健将有更高的需求,为医药行业带来更长的逻辑支撑。在关注到年龄结构变化的同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可以发现,这一波出生人口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正值壮年,充分享受了时代发展的收益。总的来说,随着第一波人口红利的退潮,老龄化推动需求结构变迁,医疗消费占比也将趋于提升。
数据来源:United Nations;人口老龄化标准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短期视角而言,自2021年开始,医药市场经历了几年的阵痛期,也出现了不小的调整和投资逻辑的变化。就2024年而言,医药行业表现较差,无论是行业基本面还是估值上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具体原因来看:1)2024年初市场流动性冲击带来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生物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方向存在较大的估值收缩压力;2)二季度开始看到明确的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医保基金阶段性的收支平衡压力,一方面抑制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由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压力向下传导至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3)行业监管政策的深化和扩散,部分细分行业面临较大的库存去化压力;4)美国拟议生物安全法案也影响了行业的风险偏好。由此可见医药是一个会被多重外部影响的行业,不论是国外扰动,还是国内政策,又或者是技术层面的流动性等等,都内对这个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基金经理,通过对行业的了解和专业判断,金笑非认为2024年医药行业的下跌,已经定价了大部分的利空因素。站在当前时点,随着宏观环境的好转及市场流动性的恢复,医药行业重回可投资的状态,行业基本面呈现止跌回稳的态势,而国家顶层政策对医药创新的明确支持态度、医药行业内生的长期稳健增长属性,则有望引领医药行业特别是创新方向获得超额收益。
三、“新起点”,“新机遇”,“新方向”
总的来说,金笑非通过十余年的研究以及超8年的投资实战,从长期视角坚定选择医药赛道;从业至今所管产品也绝大多数投资向医疗产业,致力于为投资者打造一个长期硬逻辑的投资机会。中短期视角来看,他认为从前期政策底到市场底,再到业绩底的过渡,现阶段可能是医药投资的重要时机。1)政策底:金笑非认为已经明确出现,无论是在整个A股的政策底,还是医药板块的政策底。2024Q4,整个医保系统针对医药领域的反腐阶段性地告一段落,进入常态化阶段。2)市场底:随着去年A股市场在九月底开始反转,医药指数也经历了类似的市场底形成过程。3)业绩底:持观察态度,预计今年某个季度整个医药行业,虽然各细分板块存在差异,但整体医药指数可能将体现业绩底。
写在最后:投资也是学习,尊重市场、敬畏市场。
来源:一地基毛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