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薇具有花色鲜艳、花期长等特点,是道路绿化、园林工程中常用的树种之一,是优良绿化树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在紫薇栽种培育和后期养护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类病虫害,不仅对紫薇的生长发育、观赏价值造成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植株死亡,制约紫薇的规模化发展,带来较多资源、
紫薇栽种培育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崔冬军等
紫薇具有花色鲜艳、花期长等特点,是道路绿化、园林工程中常用的树种之一,是优良绿化树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在紫薇栽种培育和后期养护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类病虫害,不仅对紫薇的生长发育、观赏价值造成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植株死亡,制约紫薇的规模化发展,带来较多资源、资金浪费。因此,本研究梳理各栽培环节的技术要点,结合安阳栽种培育技术实际情况探究病虫害防治方法。
1 紫薇介绍
紫薇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灌木植物或落叶小乔木,树皮光滑。紫薇花期 6-9 月、果期 9-12 月。紫薇树树干较高,树枝多为扭曲状,颜色主要有灰褐色或灰色,当枝干较小时,略呈翅状。紫薇叶片形状不一,有阔矩圆形、椭圆形、倒卵形,叶互生或有时对生,长 2.5~7.0cm、宽 7~20 cm。其花朵颜色以紫色、红色和白色为主,圆锥花序生于顶端,花萼长 7~10 mm,花梗长 3~15mm,中轴及花梗均被柔毛;种子有翅,果实为阔圆形或椭圆状球形,长 1.0~1.3 cm。紫薇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喜暖湿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壤土,钙质土、酸性土均可,喜光,忌水涝,较为耐阴、耐干旱。现阶段,主要的繁殖方式为扦插和播种。紫薇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紫薇皮、木、花还具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 。
2 紫薇栽种培育技术
河南安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表形态较为复杂,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等。安阳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2.7~13.7 ℃,年平均降水量为581.1~693.1 mm,年平均湿度为 65%~68%。在该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下,紫薇栽种培育技术及其要点总结如下。
2.1 优选种植材料
栽种培育紫薇时,为保证最终观赏质量,应从根本上控制栽培质量,即:选择、准备合适的栽种培育材料,促进紫薇健康生长。对于紫薇品种而言,应综合分析品种特性、适应性以及根系生长情况,同时根据 当 地自然气候与土壤等,考虑紫薇花色、花期、抗病虫害能力以及生长习性等因素,确保种植材料选择的科学合理性。例如河南安阳市常用的紫薇为传统紫薇,花色多,无具体品种名。随着新品种紫薇的引种,许多紫薇新品种进入安阳市,常见新品种有紫叶紫薇、红火球、美国红叶等。根据其应用区域分析其花期、占地空间等是否满足需求。树形由传统灌木状丛生向小乔木、色块、造型等应用形式发展。紫薇种苗以根系健康为主,优选淡黄色或白色根系,根尖完整且无腐烂。此外,按照 1∶3 的比例均匀混合有机肥和土料作为基质,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 。
2.2 科学选择繁殖方法及时间
紫薇栽种培育以扦插、播种为主,但也可以嫁接等方式培育,不同的栽培方法具有差异化的技术要求,在地理气候、植物生理需求方面也存在不同。
2.2.1 播种繁殖。此项技术涉及选种、整地、播种等环节。①种子采集。紫薇的主要花期 6-9 月,由于花期相对较长,故后期存在花果并存的现象。紫薇为蒴果,当其生长为褐色,且个别蒴果微微开裂时,这意味着蒴果的果序基部基本成熟,此时采下果序即可。然后去掉果皮,适度晾晒种子并放入储藏容器,最后将容器放置通风干燥处,直至翌年 3 月。适时播种。在河南安阳市,紫薇于 4-5 月室外露地播种。②整地。由于紫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且耐寒、耐旱,所以,将其栽植在深厚、肥沃、疏松,土质呈微酸、酸性砂质土壤即可。栽植前,以翻耕松土为主,结合翻耕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按照 20~25 cm 的宽度挖出播种沟,深度控制在 2~3cm。③播后管理。完成播种作业后,均匀覆盖 0.5 cm 细土,浇透水。待种子发芽出土,要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长出 2 对真叶后,于雨后间苗,促进空气流通、日照充足。
2.2.2 扦插繁殖。紫薇扦插繁育主要有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2 种。嫩枝扦插应在 6 月中旬-8 月上旬进行。扦插过程中,优选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壮枝,剪成 6~8cm 的插穗,上部保留 2~3 片叶子,将其插入穴盘。然后将其放入大棚,采用自动喷雾,一般情况下,30 d 后将生根,翌年 4 月即可开展定植工作。硬枝扦插应在落叶后至发芽前(3 月下旬)进行,结合冬季修剪进行采条。将当年开过花的健康粗枝剪下并埋于土壤,翌年土壤解冻之前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扦插前将其挖出,剪成10~15 cm 的插穗。扦插前,将栽培用地整成平畦,宽度控制在 2 m 即可,每畦 6 行,按照 15 cm×30 cm 的株行距开展扦插作业,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2/3 以上。扦插之前蘸生根液。扦插之后浇透水,覆盖塑料薄膜。待插穗发芽后去掉薄膜即可。扦插繁育的成活率较高,有助于大片观赏紫薇的形成 。
2.3 肥水管理
肥水施用是紫薇生长期管理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其生长情况与花期表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紫薇生长特性及需求、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安阳市夏季多雨,灌溉方案要参考近期天气,避免因过量灌溉导致紫薇烂根;浇水频率应根据实时土壤的湿度确定,浇水要浇透。肥料施用要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灵活调整。当紫薇处于新芽萌发期时,每株施用复合肥50 g,其中,氮磷钾元素比例为 3∶2∶1。在花后期到秋季,应控制氮肥施用比例,促进木质部的成熟与次年花芽的分化,提高紫薇开花率,增强其观赏效果。
2.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关系紫薇的观赏形态与健康水平,所以,在紫薇栽培过程中,要做好修剪工作。
2.4.1 灌木及小乔木状紫薇修剪。冬季修剪主要在冬季落叶后、早春萌芽前进行修剪,及时去除向内生长的枝条或是病弱枝条,一年生枝保留 20 cm 重短截。通过适当修剪,避免紫薇枝条生长杂乱,提高植株通风透光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刺激新枝生长,增加开花量。但是,整形修剪次数不宜过多,一年 1~2 次即可 。生长期修剪主要是及时抹除萌蘖。
2.4.2 色块紫薇修剪。作为色块的紫薇在离地 15~20cm 处平茬即可。
2.4.3 造型修剪。冬季修剪将一年生枝条留 5~10 cm 重短截,除瓶子造型外疏除株丛内的病虫枝、枯死枝、过密枝、细弱枝。生长期修剪,瓶子造型瓶口以上每个枝条上留 1 个生长一致的枝条,其他枝条抹除,及时抹除瓶口以下位置萌蘖;其他造型剪口处留 2~3 枝条,抹除其他枝条。
2.4.4 修剪果实。无论哪种形式紫薇,如不需收种子,应在花后及时去除果实,以便促进二次开花或减少紫薇植株营养消耗。
3 紫薇病虫害防治技术
紫薇在安阳市园林绿化中被广泛栽培应用,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是不断增多的病虫害问题。
3.1 紫薇病害防治技术
3.1.1 煤污病。当紫薇受到长斑蚜和绒蚧的危害后,极易暴发煤污病,其主要特征是紫薇枝条、叶片会出现黑色煤粉或霉层,随着病害严重程度加深,将覆盖叶面并延伸至叶柄,影响紫薇的光合作用。在该情况下,紫薇长势衰弱,具体表现为花量减少、提前落叶、花形不符合预期大小等。因此,为避免对紫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应做好间苗、修枝等工作,加强树木通风、透光,做好蚜虫、介壳虫、粉虱等的预防工作。已经发生,则要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选择 40%氧化乐果乳油 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 1 000 倍液、 50%三硫磷乳油1 500 倍液其中 1 种即可。若是上年出现该病害且较为严重,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松脂酸钠 200~300 倍液 1次,有效消灭越冬病原。
3.1.2 白粉病。白粉病是紫薇生长发育期间常见的病害之一,病害滋生于阴湿低温环境,在河南安阳市,春秋两季为高发期。病害出现后,首先危害花蕾、叶梢,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随着病害严重程度的加深,紫薇花叶增厚,逐渐变形、脱落。优选向阳、通风区域作为栽培地块,因为温度较高的生长环境能够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概率。及时修剪,保障通风透光,将“防大于治”落到实处。已经发生该病害的紫薇苗木,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30%己唑醇悬浮剂 1 500 倍液、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 7 000 倍液等 防治,每 7~10 d1 次,连续 2 次。
3.1.3 褐斑病。褐斑病主要危害紫薇叶片,较多暴发于密植环境或是老龄紫薇。该病害喜湿、喜高温,若是夏季雨季持续过久,将诱使该病大规模暴发。6 月份加强对紫薇病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修剪病枝、病叶,然后集中深埋或烧毁。紫薇栽培管理时要保持通风、透光,控制湿度,适度修剪,为紫薇健康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对于已经发生该病害的紫薇,可使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5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30%己唑醇悬浮剂 1 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进行防治。
3.2 紫薇虫害防治技术
3.2.1 紫薇绒蚧。该虫害主要为越冬虫卵或若虫,集中暴发于 7-9 月。若是虫卵与成虫同时存在,将快速、大规模危害紫薇,比如吮吸叶片、枝条汁液,导致紫薇树叶片脱落、枝梢变弱等,随着虫害严重程度的增加,将导致紫薇无法开花,甚至造成果实畸形。因此,要做好紫薇绒蚧的防治工作,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将其刷除。在害虫的若虫期,用 0.30°~0.55°Be 石硫合剂于紫 薇春季萌芽前喷施。如果效果不佳,则要在发现后的20~25 d 后,喷洒 20%速扑杀 1 000~1 500 倍液,提升防治效果。
3.2.2 紫薇长斑蚜。该虫在河南安阳市可在紫薇的全生育期发生,尤其在 6 月后,繁殖能力加强,7-8 月繁殖速度加快,是煤污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一旦出现,可导致紫薇叶面出现黑斑,若危害程度较深,将导致树体漆黑一片,对紫薇生长造成影响的同时,也降低其观赏性。根据其怕光的习性,在虫害发生尚不严重时,通过修剪、增加采光等方式,减少此类害虫数量。随着季节的推移,该害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若在 7 月前发现该害虫,可喷洒 70%吡虫啉水分散剂 5 000 倍液、70%啶虫脒水分散剂 5 000 倍液等进行防治;若在 7 月之后发现该虫,可喷洒 50%吡蚜酮水分散剂 2 000 倍液+40%杀扑磷乳油 700 倍液或 10%烯啶虫胺水倍液等
进行防治。
3.2.3 黄刺蛾。黄刺蛾一旦暴发,其幼虫将啃食叶片。开展防治工作时,可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将越冬虫茧全 面清除,若是发现成虫,则可以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若在幼虫扩散前,可喷洒 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紫薇栽种培育质量,促使其健康水平和观赏性符合预期,开展紫薇栽培与养护工作时,应从地方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出发,做好材料优选、整地、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工作,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绿化效果。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