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正值南方冬小麦收获季节,但近期大范围降雨接连而至。在农业生产中,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收获期若遭遇暴雨等阴雨天气,极易出现穗发芽、霉变、倒伏等问题,导致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因此,提高应对暴雨等阴雨天气下小麦收获的减损能力至关重要,以下从多个维度提出具体
当前正值南方冬小麦收获季节,但近期大范围降雨接连而至。在农业生产中,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收获期若遭遇暴雨等阴雨天气,极易出现穗发芽、霉变、倒伏等问题,导致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因此,提高应对暴雨等阴雨天气下小麦收获的减损能力至关重要,以下从多个维度提出具体应对方案。
建立与气象部门的紧密合作机制,引入高精度的气象监测设备,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天气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专门的农业气象预警平台,确保种植户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暴雨等阴雨天气的预警信息,提前知晓天气变化趋势。例如,当监测到未来将有连续阴雨天气时,气象部门可通过短信、手机应用推送、广播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向种植户发布预警,以便种植户提前做好收获准备。
设备维护与升级:在小麦收获前,对所有收获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减少因机械故障导致的收获延误和损失。同时,鼓励种植户和农机合作社引进先进的适应潮湿环境作业的收获机械,如配备高效脱粒装置和除湿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提高在阴雨天气下的收获效率和质量。
备用设备准备:建立农机应急储备机制,储备一定数量的备用收获机械和关键零部件。当出现机械故障或因天气原因导致收获进度缓慢时,能够及时调配备用设备投入使用,保障收获工作的顺利进行。
适时抢收:根据气象预警和小麦成熟度,抓住降雨间隙,组织力量进行适时抢收。对于已成熟的小麦,优先进行收割,避免因长时间淋雨造成损失。在抢收过程中,合理安排农机和人力,提高作业效率。
分段收获:推广分段收获技术,对于因阴雨天气导致小麦含水量过高,不适合直接联合收获的情况,可先进行割晒,将小麦割倒后在田间晾晒一段时间,待水分降低后再进行脱粒,降低收获过程中的损失。
烘干设备配备:在小麦种植集中区域,建设足够数量的粮食烘干中心,配备先进的烘干设备,如循环式谷物烘干机、网带式烘干机等。鼓励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购置小型烘干设备,确保收获后的小麦能够及时进行烘干处理,降低粮食水分含量,防止霉变。
仓储条件改善:对现有的仓储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强防潮、通风等措施,确保仓储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在小麦入库前,对仓库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虫害滋生。入库后,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查和翻仓,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技术培训:组织开展针对应对阴雨天气小麦收获减损的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种植户和农机操作人员传授先进的收获技术、设备使用与维护知识、仓储管理经验等,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应对暴雨等阴雨天气小麦收获的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情况,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实际遇到灾害天气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对工作。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措施,从预警、设备、技术、仓储和人员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提高应对暴雨等阴雨天气下小麦收获的减损能力,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龚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