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关总署当天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东欧相关国家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5月22日,保加利亚西红花、克罗地亚金枪鱼获准输华。
当天,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
海关总署当天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东欧相关国家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制度创新:通过“智慧海关”建设,中东欧农食产品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0%,塞尔维亚李子干从采摘到上架仅需72小时。
标准互认:中国与12个中东欧国家签署检验检疫合作协议,保加利亚西红花的药用价值(抗抑郁、抗氧化)与克罗地亚金枪鱼的刺身级品质均通过欧盟标准认证。
平台支撑: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吸引435家企业参展,8000余种商品亮相,预计达成采购意向超100亿元。宁波作为国家级示范区,2024年对中东欧贸易额达561.3亿元,是2017年的3倍。
1. 品类扩张:从零星进口到百品竞逐
2018年至今,中东欧农食产品准入品类从58种跃升至126种,年均新增近10种。波兰琥珀啤酒、拉脱维亚鱼罐头、塞尔维亚李子干等“网红单品”持续热销,推动进口额7年增长210%。
2. 企业抢滩:日均9家企业掘金中国
3430家注册企业覆盖中东欧14国,平均每国245家。希腊橄榄油企业“雅典娜庄园”2024年对华出口增长120%,匈牙利“公牛血”葡萄酒通过直播电商月销破万瓶。
5月22日,塞尔维亚参展商在中东欧展馆推介果酒。
3. 贸易规模:千亿级市场逆势上扬
2024年双边贸易额1422.7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62%。其中,农食产品占比从8%提升至12%,拉动中东欧对华出口增长9.1个百分点。宁波前4个月对中东欧进出口额197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领跑全国。
4. 增长韧性:6.3%增速背后的动能
中东欧贸易增速连续5年高于中国整体水平,2024年超全国2.5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中国—中东欧班列“朋友圈”扩大,2024年开行量同比增长28%,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中欧陆海快线枢纽。
5. 区域协同:从宁波到全国的联动效应
浙江作为先行区,2024年对中东欧贸易额1827亿元,占全国12.8%。全国层面,中东欧商品已覆盖95%的地级市,重庆、成都等内陆城市通过中欧班列实现“次日达”。
6. 结构优化:从资源互补到产业融合
中东欧对华出口中,深加工产品占比从35%提升至52%。斯洛伐克乳制品、罗马尼亚蜂蜜等高端品类增速超30%,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形成“双向奔赴”。
7. 未来潜力:200+目标与万亿级想象
海关总署透露,中东欧农食产品准入目标瞄准“200种+”,注册企业有望突破4000家。随着RCEP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力,2025年双边贸易额或冲刺1600亿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商务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权威渠道。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