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走进该镇黄家介脉头村的石膏彩绘娃娃“共富工坊”,12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件件活灵活现的产品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经检验合格后,成品或分类入库,等待客商上门取货;或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供需两旺的势头带火了这座小工坊。
琅琊新闻网讯 近期,大片“共富工坊”在临沂市莒南县道口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
记者走进该镇黄家介脉头村的石膏彩绘娃娃“共富工坊”,12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件件活灵活现的产品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经检验合格后,成品或分类入库,等待客商上门取货;或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供需两旺的势头带火了这座小工坊。
正在此处调研的镇党委组织委员董小军道出了“共富工坊”火爆出圈的秘诀:“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与市场需求导向,引导各村拓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盘活用好本村闲置房屋、厂房、宅基地等资源资产,链接周边生产加工企业,建设‘共富工坊’,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集体增收。这个彩绘娃娃‘共富工坊’就是该村党支部引领盘活村内闲置宅基地助力‘三青’人才创业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推动“共富工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该镇以科级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主职干部、“三青”人才4支队伍为服务主体,为各村建立“共富工坊”提供供求资讯、用房、金融、环保、安全等服务,全方位助力“共富工坊”建设。像黄家介脉头村彩绘娃娃这样的“共富工坊”在该镇还有很多。在躲水庄村党支部的牵线搭桥下,该村盘活供销社原代销店闲置房屋资源,引进一条自动化橡皮泥分装流水线“共富工坊”,带动22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左右;座花塘村“三青”人才刘秀强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引进羽毛球拍编网“共富工坊”,安置该村19名妇女灵活就业,人均日收入40余元;胡家官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徐磊对接蒙阴罐头加工企业建设水果初加工“共富工坊”,依托本地6000亩温室果蔬种植大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响“田园道口香”优质农产品品牌,带动就业47人,实现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此外,针对农村妇女就业难问题,该镇开设“共富课堂”,组织群众学习掌握劳动技巧,助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该镇还通过“三青”人才助农直播、举办展销会与沂蒙大集等活动,拓宽道口镇各类产品销售渠道。
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会刚说:“今年以来,我们在全镇各村因地制宜建设‘共富工坊’,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造血+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目前,全镇已建成针织刺绣与服装、体育器材、手工艺品、儿童玩具制作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各类‘共富工坊’27个,带动58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600多元。下一步,我们准备以党建引领深化工坊标准化建设,助力更多‘共富工坊’不断提质增效,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临沂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