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她再度踏上海南岛,偶然看到了万宁一处房源信息。次日前往实地查看,仅用半小时,她便决定买下这套房。从这一年起,时一文成为“候鸟”一族,每年冬季南飞,夏季北归。后来,她索性将户口迁至海南,卖掉湖北老家的房产,带着父母彻底扎根于此。
在海南万宁市礼纪镇的乡野间,一座由废弃庭院改造而成的凤凰希望书屋,凝聚着“候鸟”人才时一文的执着与温情。
时一文耗时七年,以阅读为纽带,串联起“候鸟”人才的热忱与乡村孩子的渴望,让公益教育的涟漪从书屋扩散至山海田间。
一场不惑之年的转身
时一文与海南的初次结缘是在2008年,湛蓝的海水和细软的沙滩都吸引住了她。
2011年,她再度踏上海南岛,偶然看到了万宁一处房源信息。次日前往实地查看,仅用半小时,她便决定买下这套房。从这一年起,时一文成为“候鸟”一族,每年冬季南飞,夏季北归。后来,她索性将户口迁至海南,卖掉湖北老家的房产,带着父母彻底扎根于此。
那些年里,她常去石梅湾的凤凰九里书屋,在那里主持过骆家诗集《学会爱再死去》、朱秀海《乔家大院》(第二部)等新书发布会,逐渐萌生了自己开书屋的念头。
2018年,时一文正好40岁,她作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创办一家面向乡村孩子的书屋。在万宁市委宣传部和礼纪镇政府的支持下,她自筹50万元,用半年时间翻新了一栋废弃小楼。这便是凤凰希望书屋最初的模样。
家门口的“大咖”小课堂
凤凰希望书屋起初以搭建平台为主,邀请各类“候鸟”人才来授课,时一文采取“筑巢引凤”策略,吸引众多“候鸟”成为“播种者”。汉文化学者、画说汉朝博物馆馆长王洪震在此讲述凤凰的神话故事和文化内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第十二代传承人邱家栋做客书屋希望大讲堂,讲授太极拳的历史渊源;美国外籍教师Bill Gaylord通过英文寻宝游戏、户外研学等方式打破语言壁垒,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众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在此分享经验,助力孩子们学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一文意识到短暂的公益课程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她决定亲自上阵,推出“乡村阳光伴读计划”,每周日为孩子们伴读,读书分享会全年常态化开展。
与乡村孩子“双向奔赴”
书屋成员钟灵毓秀,从三年级起便参加凤凰希望书屋的周末和寒暑假伴读活动,在学校成绩优异。2023年,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万宁实验学校,并年年获得学习标兵和三好学生称号。2024年12月,在学校组织的第三届诗词大会中,她一举夺魁。
如今,时一文的课堂不再局限于书屋小院,她带领孩子们去巧克力小镇,探访麓湾牧场,攀登东山岭。她说:“我们的课堂可以是海边,是田野,是高山,是更广阔的世界。”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阅读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