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2025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 闭幕式暨展映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和会林文化基金共同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承办。
5月21日,“2025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 闭幕式暨展映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和会林文化基金共同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承办。
202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活动围绕“创意、创想、创造”这一主题,来自美国、意大利、泰国等国的十位青年导演,历时17天,以镜头解构当代广西新风貌,创作出10部充满“桂味”的纪录短片,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影像之桥,让世界看见真实的中国、壮美的广西。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在致辞中表示,通过这场光影盛宴,看到的不仅是山水与风情的国际表达,更是青年一代用影像书写的命运共同体篇章。希望广西民族大学在未来继续成为中外学子鉴往知来的摇篮,让世界青年在这里播撒文化传播的种子,收获心灵共鸣的果实。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在致辞中说。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发展,“看中国”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反响与成就,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门户,今年“看中国”项目来到广西,紧密贴合了国家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项目未来发展开启新历程。
本次展映仪式共10部纪录片参与,从北仑河畔跨境上班族的晨昏往来,到南宁夜市升腾的烟火气息;从坭兴陶土在建筑美学中的创意重生,到杂技艺术在民族基因中的时代绽放,每一部作品都凝结着文明互鉴的璀璨瞬间:泰国导演Tawan Ratsurin呈现了张湘悦女士如何完美诠释“职场妈妈”与“社区委员”双重角色的《平衡轨迹》;意大利导演ANASTASIA DEL MONTE通过诗意的视觉叙事方式,讲述了涂鸦艺术家凌寄译的灵魂故事与他眼中的《颜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吸引了泰国导演Yotwarit Whichakarn的目光,影片《壮乡坭》记录了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黄剑扎根陶艺数十载的传承之路与创新求索;意大利小伙RODRIGO AGUIRRE则深入乡村,讲述露天电影放映员——《白墙上的追光者》方业峯先生的故事;泰国导演Wichit Wattananon聚焦《南宁夜市:夜之诗篇》,用细腻的视角,记录下南宁夜市里最动人的烟火气息和人文故事;意大利青年Ludovica Salvi通过影片《无米粉不广西》,以米粉为纽带,见证平凡生活中的深情,展现一座城市用最朴素的滋味书写人间温暖;在南宁出生的美籍华裔Christine Jiaqi An回到故乡,关注广西杂技团副团长崔焱《永不落幕》的成长与追梦历程。
据悉,“看中国”项目自发起以来,历经15年深耕,吸引了来自五大洲102个国家的1100余位外国青年深入中国26省区市,累计荣获200余项国际性奖项。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