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商圈,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门口排着长队的网红餐厅,依然在大张旗鼓地推出“充值返现”“限时折扣”等促销活动;外卖平台上评分4.9的高人气店铺,仍在不断发放大额优惠券。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当代餐饮行业怎样的生存逻辑?下面一起讨论交流下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商圈,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门口排着长队的网红餐厅,依然在大张旗鼓地推出“充值返现”“限时折扣”等促销活动;外卖平台上评分4.9的高人气店铺,仍在不断发放大额优惠券。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当代餐饮行业怎样的生存逻辑?下面一起讨论交流下,共同进步。
一、表面繁荣下的行业真相
餐饮行业作为一个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同时闭店率高达30%-40%,平均生命周期不足508天。这种“高死亡率”与“高出生率”并存的行业特征,造就了餐饮经营者普遍的生存焦虑。
即使是那些客流量稳定的店铺,也面临着“三高压力”——高人工成本、高租金成本和高原材料成本。迫使他们必须保持极高的翻台率才能维持盈利。消费者忠诚度的脆弱性更是加剧了这种焦虑。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普遍具有强烈的尝鲜心理。
二、疯狂促销的六大驱动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餐饮经营者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销逻辑。流量思维已成为行业共识,许多老板坦言:“现在做餐饮,不是考虑赚不赚钱,而是先考虑如何活下来。”这种方式直接催生了各种促销手段的泛滥。
(一)会员储值模式:现金流的“魔法”
会员储值模式是最常见的“现金流魔法”。通过“充1000送500”的活动,单月吸纳会员储值超300万元,不仅解决了短期资金压力,更锁定了未来消费。但精明的消费者逐渐发现,这些优惠往往附带诸多限制条件,如仅限特定菜品、需在规定时段使用等。
(二)平台绑架:外卖领域的无奈
平台绑架现象在外卖领域尤为突出。一家月销8000+的单品奶茶店老板算了一笔账:平台抽成约22%,促销活动再让利15%,实际到手仅剩六成左右。“但不做活动就会被降权,曝光量直接腰斩。”这种被迫参与的促销游戏,让许多餐饮人苦不堪言。
(三)竞争压力:对手不睡觉,你也不能睡
餐饮行业竞争激烈,新店不断涌现,老店也不断推陈出新。即使一家店生意已经很好,如果不做活动,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抢走市场份额。通过做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新客户,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火锅店可以尝试推出“集赞送毛肚”的活动,吸引新顾客前来尝试,进一步扩大了门店的知名度。
(四)客户留存:增加粘性,促进复购
对于已经光顾过的顾客,活动可以增加他们的粘性,促进复购。通过提供优惠、赠品等方式,让顾客感受到实惠,从而更愿意再次光顾。餐厅推出“一元吃16串羊肉串”的活动,虽然顾客需要分三次消费,但这种活动不仅吸引了新顾客,也让老顾客为了享受优惠而多次光顾。
(五)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增强影响力
做活动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自己的品牌。通过社交媒体、线下宣传等方式,活动信息可以迅速传播,扩大品牌的曝光度。通过“顾客定价”的活动,让顾客根据自己的满意度支付餐费,这种独特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好奇的食客,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六)营销策略:短期让利,长期盈利
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长期盈利。虽然活动期间可能会让利,但通过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客流量,最终可以实现更高的销售额。通过“抽奖”活动,让顾客在消费时有机会获得折扣或赠品,这种活动不仅增加了顾客的参与感,还提高了顾客的消费频率。
三、行业巨头是如何运营呢?
值得研究的是“太二酸菜鱼”的限时折扣策略。这家常年排队的热门餐厅,每周三固定推出“二人同行一人免单”活动。表面看是让利,实则巧妙实现了:
①工作日的客流平衡;
②新品的快速推广;
③社交媒体的自发传播。
对比之下,一些拒绝跟风促销的老字号处境艰难。依然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近年客流量以每年15%的速度下滑。第三代传人无奈表示:“现在不是味道好就能生存的时代了。”
四、理性看待餐饮促销热潮
对餐饮经营者而言,长期主义思维尤为重要。控制促销频率,但保证每次活动都能提升顾客体验。”这种策略使其在五年内稳步扩张,利润率保持行业上游。建议采取“721法则”:70%精力打磨产品,20%用于适度营销,10%关注行业动态。这种平衡之道,或许比盲目跟风促销更能带来持续发展。
五、未来餐饮的破局之道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深化,体验经济正在重塑餐饮行业。消费者愿意为独特体验支付溢价。这意味着单纯价格战将逐渐失效,场景营造、文化附加值等非价格因素愈发重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备餐系统可降低20%食材损耗,顾客自助点餐节省15%人力成本。品牌价值的培育才是坚强的后盾。餐饮人:唯有构建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才能真正跳出促销泥潭。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