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钿甜父亲涉云峰山景区项目调查:一场跨越十年的招商谜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1:11 2

摘要:5 月 22 日,雅安市联合工作组针对演员黄杨钿甜 “天价耳环” 事件的通报中,首次披露其父杨某曾作为招商联系人参与荥经县云峰山 4A 级景区开发项目。这一项目因涉及 7 亿元投资额、多次招商未果及杨某的公务员身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结合官方通报与记者调查,

5 月 22 日,雅安市联合工作组针对演员黄杨钿甜 “天价耳环” 事件的通报中,首次披露其父杨某曾作为招商联系人参与荥经县云峰山 4A 级景区开发项目。这一项目因涉及 7 亿元投资额、多次招商未果及杨某的公务员身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结合官方通报与记者调查,事件的核心脉络逐渐清晰。

一、官方通报:杨某的职务行为与项目结局

根据通报,杨某在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3 月期间,于雅安市投资促进局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网络平台管理。其作为招商联系人的云峰山景区项目,定位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估算投资额 7 亿元(后调整为 15 亿元),但最终未能招引到投资商。

调查确认,杨某的工作内容未涉及灾后重建资金审批或招投标,其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是违规经商办企业及隐瞒违法生育二孩,与云峰山项目无直接关联。进一步核查显示,杨某在公务员任职期间通过配偶代持等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具体涉事公司包括 2020 年成立的深圳市水瓷木美妆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及 2014 年注册的深圳市国影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注册资本 500 万元),这些公司的注册时间与杨某任职时间存在重叠。

通过梳理荥经县政府官网及公开文件,该项目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关键节点:

2015 年启动与首次招商2015 年 8 月,雅安市旅游局局长带队考察云峰山项目,明确开发定位为 **“生态文化旅游融合”,计划投资 15 亿元,开发周期 50 年。同年 9 月发布的招商公告中,杨某作为市投资促进局联系人出现,联系电话与其名下公司一致,引发舆论对其公私利益交叉 ** 的猜测。原定 2015 年 10 月 16 日公示投资方,但政府官网未查到中标公示,首次招商宣告失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商文件中投资额在 7 亿至 15 亿间反复调整,暴露出项目规划的不稳定性。多次调整与持续招商2016 年 6 月,荥经县与方大农业旅游公司签订协议,但仅涉及农业旅游开发,未触及核心景区升级,反映出项目定位的模糊性。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招商文件多次修改投资额(7 亿→15 亿),并删除杨某的联系信息,但均未成功引资。截至 2018 年,政府仅投入 5000 万元完成首期建设,核心开发仍停滞。近年重启与最终落地2020 年后,云峰山项目出现实质性进展,包括《禅艺休闲度假项目施工许可证》等文件。2023 年一期工程招标 5 亿元,2025 年 1 月二期工程以 1.96 亿元中标,显示项目近年才进入建设阶段。根据 2024 年 12 月发布的招标公告,项目估算总投资 2.6955 亿元,计划工期 720 天,涵盖游客服务中心、智慧化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值得关注的是,2024 年 5 月,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推荐云峰山为旅游 “打卡地”,凸显其生态与文化价值。

三、争议焦点与官方核查结论

杨某的角色与责任杨某作为招商联系人,主要职责为信息发布与协调,未参与资金审批或招投标决策。其名下公司虽与公务存在时空重叠,但调查未发现直接利益输送。不过,杨某在 2010 年报考公务员及任职期间,未如实申报 2011 年次子出生事实,违反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及公务员诚信申报义务。项目失败的深层原因地方政府文件显示,云峰山项目定位模糊(生态、宗教、度假多重标签)、投资额频繁变动(7 亿→15 亿→7 亿),且缺乏成熟商业规划,导致资本观望。例如,2016 年与方大农业旅游公司的合作仅涉及农业开发,未能整合景区核心资源。2015-2018 年正值文旅产业转型期,传统景区开发模式吸引力下降,进一步加剧招商难度。此外,项目在招商过程中缺乏多方监督机制,过度依赖单一联系人,客观上增加了公众对利益关联的猜疑。舆论与现实的落差网友质疑杨某借职务之便谋利,但调查表明其未参与核心环节,项目失败更多源于市场因素。当地政府回应称已成立工作组核查历史档案,但时隔多年取证困难,最终结论或难完全平息争议。

四、事件启示:公共监督与招商透明度

公职人员行为边界杨某案凸显公务员违规经商的监管漏洞,需强化任职期间商业行为报备制度。例如,石城县通过 “十个严禁” 规定、事前报备与事后报告制度,实现对外出招商行为的全闭环管理,值得借鉴。招商项目应避免由单一联系人主导,建立多方监督机制以防利益关联。例如,荥经县近年推行 “五个一” 县级领导牵头推进机制、重大项目周调度机制,有效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地方政府招商策略长期未能落地的项目需反思定位与可行性,避免 “为招商而招商” 的无效投入。云峰山项目在 2020 年后通过明确 “禅意休闲度假” 定位、整合生态与文化资源,才逐步吸引投资。信息公开应及时透明,如招商结果、合同细节等,减少公众猜疑空间。例如,荥经县 2023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公职人员外出招商行为的通知》,要求招商单位定期提交书面小结并接受纪委审查,增强了透明度。

结语

云峰山景区的十年招商历程,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公权力监督的典型案例。尽管杨某的违规行为与项目无直接关联,但事件暴露出公务员监管与招商机制的双重短板。未来,唯有通过更严格的制度约束(如公职人员商业行为报备、招商多方监督)与更开放的信息披露(如项目进展实时公示、合同细节透明化),才能重建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值得欣慰的是,云峰山项目近年通过优化定位、强化规划,已逐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其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闻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