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刻吸取建筑保温材料火灾事故教训,全面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沽源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组织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检查与宣传科普活动,通过“查隐患、强科普、广宣传”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力防范化解因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风险。
为深刻吸取建筑保温材料火灾事故教训,全面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沽源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组织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检查与宣传科普活动,通过“查隐患、强科普、广宣传”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力防范化解因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风险。
精准排查 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监督人员结合双随机深入辖区社会单位,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重点检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是否达标、保温系统构造是否符合要求、防火隔离带设置是否规范等内容。“保温材料一旦起火,火势会像‘导火索’一样迅速蔓延,必须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发现问题,消防监督人员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指导,确保隐患闭环销号。
科普实验 直观展现风险。
消防宣传人员组织辖区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开展建筑保温材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消防小实验,向大家直观展示普通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置于相同的火源环境下进行燃烧测试的消防小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向大家详细讲解了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及日常隐患自查方法。
多元宣传 提升安全意识。
除现场实验外,还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宣传小分队深入各个场所,结合近年来因保温材料引发的典型火灾案例,向大家讲解建筑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切实提高全民对建筑保温材料火灾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同时利用户外大屏播放警示教育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