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进入一种空明无执的状态才算真正睁开眼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做到对一切都如实观照,才能确保任何人事物都无法再影响我们。如此我们便会生起一种空明无执的智慧,要识别它,抓住它,保任它,并且要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安住在这种空明无执的智慧之上。
当我们进入一种空明无执的状态才算真正睁开眼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做到对一切都如实观照,才能确保任何人事物都无法再影响我们。如此我们便会生起一种空明无执的智慧,要识别它,抓住它,保任它,并且要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安住在这种空明无执的智慧之上。
这种空明无执的智慧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灵感。几乎任何人都经历过灵光一闪的瞬间,只不过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灵感转瞬即逝。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任何伟大作品的诞生似乎都有灵感的加持,在科学领域这样的事例也不在少数。所以当创作或者研究遇到瓶颈,艺术家或者科学家们往往习惯于利用某种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比如去打球,去拉小提琴,甚至去睡觉,事实上还真有在梦中激发灵感的例子。
空明无执的状态就是一种让灵感连贯成片的状态。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下对目标的执着。如果一个作家整天想着怎么写出畅销书,一个科研工作者整天想着怎么发论文评职称,一个企业家整天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这种状态肯定是不对的,也许可以做到优秀,但永远无法做到卓越,甚至极端一些还可能违法乱纪。
我们只管去做事,不要想太多,把一切都交给因果,如果你种下玫瑰,并且按时按量浇水施肥,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怎么可能不开花呢?如果遭遇不可抗力,那更无所谓了,既然无法改变就随遇而安吧。
如果说真要达到什么目的,那就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的心变得空明无执。以这样的心态去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都会刚刚好。不要把那些是非成败放在心上,更不要去议论别人,要始终敬畏因果,慢慢活出最好的自己。
来源:方悟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