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航:玉米种植管理 玉米南方锈病 玉米锈病防治方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4:22 2

摘要:玉米锈病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主要由 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引起(普通锈病)或 高粱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引起(南方锈病)。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总结:

玉米锈病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主要由 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引起(普通锈病)或 高粱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引起(南方锈病)。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总结:

病原菌

普通锈病:温带地区常见,适温15-25℃。

南方锈病:热带/亚热带高发,适温25-30℃,危害更重,传播更快。

典型症状

叶片:初期出现黄色小斑点,后发展为褐色或红褐色隆起疱斑(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散出锈色粉末(夏孢子)。

严重时:叶片干枯,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减产。

区别:南方锈病的孢子堆更小、更密集,颜色偏橙黄,多集中在叶正面。

气候:高温高湿(相对湿度>95%)、多雨、多雾天气易爆发。

栽培管理:密植、氮肥过量、连作田块发病重。

传播途径:孢子通过风、雨、农事操作传播。

1. 农业防治

抗病品种:种植耐病品种。

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水肥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清洁田园:收获后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

2.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三唑类: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复配剂:苯甲·嘧菌酯、戊唑·嘧菌酯。

关键时期:发病初期(零星病斑时)喷药,7-10天1次,连喷2-3次。

注意事项: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南方锈病需尽早防控。

玉米锈病Z好的防治配方:35%唑醚氟环唑+30%戊唑嘧菌酯

1、两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高活性嘧菌酯+两个三唑类化合物戊唑醇和高活性氟环唑,超强组合应用,让大田抗性锈病不再是难题。

2、治疗+铲除+保护:针对性更强,铲除更彻底。

南方锈病近年在我国黄淮海玉米区扩散迅速,若发现需立即重点防治。

台风天气后需加强监测,孢子可能随气流远距离传播。

发病早且未防控时,减产可达20%-50%,严重时绝收。

如需更具体的用药方案或品种推荐,请补充说明所在地区和种植条件!

红蜘蛛用药_抗性蓟马_戊唑嘧菌酯_唑醚氟环唑 - 【优利普(河南)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农资导航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