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要求,由在校大学生徐雨欣、刘玉瑶、陈佳怡等同学组建的“行之”实践队,以“闽小宝”为核心IP,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将福建红色文化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全链条培育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要求,由在校大学生徐雨欣、刘玉瑶、陈佳怡等同学组建的“行之”实践队,以“闽小宝”为核心IP,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将福建红色文化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全链条培育方案。
“行之”实践队成立于2022年,成员们立足“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可视化转译、阶梯式浸润教育、三维协同生态构建,破解传统红色教育“低龄化适配难”“代际传播断层”等痛点,成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中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
实践队成员合照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践队设计制作“红色金课”,首创红苗计划幼教资源库,开发三维数字模型,运用数字化技术与资源对红色素材进行适幼性转化;注重红色文化美育模块的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与红色文化宣讲团,深入福州幼儿园及社区开展公益课堂85次,服务对象超2000人。
红苗计划幼教资源库
实践队成员到幼儿园开展公益课堂
3年来,实践队先后组织400余名师生先后奔赴龙岩、泉州、漳州等地,深入我省老区、苏区进行调研,整理了近10万字的调研报告,设计出了活泼可爱的“闽小宝”作为核心IP形象,并推出系列动画、盲盒、表情包。同时,实践队还以当地革命遗迹为设计蓝本,自主创作研发了如千杯万盏茶具、征途星火氛围灯、汀水瑶客家米酒包装等多个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原创产品。
实践队原创的红色文创产品
未来,“行之”实践队将继续推动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提供兼具政治高度与实践深度的福建样本,实现传播红色文化与振兴红色乡村同频共振。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