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人最恐慌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手机电量只剩1%”。人的焦虑程度随着手机电量的下滑而攀升。这样回想起来,通讯设备和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呢?躺平、发呆、唠嗑、睡觉?对于这个问题,古人表示有话要说。这些“开箱”VLOG文化含量极高最风雅的事莫过于书房
当代人最恐慌的事情之一,
莫过于“手机电量只剩1%”。
人的焦虑程度
随着手机电量的下滑而攀升。
这样回想起来,
通讯设备和网络不发达的时候,
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躺平、发呆、唠嗑、睡觉?
对于这个问题,
古人表示有话要说。
这些“开箱”VLOG
文化含量极高
最风雅的事莫过于书房消遣!
邀上三两好友,聚于竹林小院,
赏玩青铜器、书画,各种收藏,
身旁案几上陈列着茶具、香炉,
俨然一场“古代文玩开箱”。
图 | 元·钱选(传)《鉴古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博古图还原了当时的风雅场景。
图 | 明·杜堇《玩古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博古”“鉴古”类古画
画风秀雅古朴,
有南宋院体余韵,
体现了画师们所崇尚的高古风雅。
碳水突围战
中国人的美食DNA,启动!
提笔写得出《赤壁赋》,
颠勺也能做出东坡肉。
别人为职场失意愁秃头,
“北宋干饭第一人”苏轼
却搞起了“厨房科研”。
图 | 《苏轼像》(局部) |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要不说美食刻进中国人DNA呢?
苏轼把“流放”玩成了“美食综艺”。
千年前的“深夜食堂”
已经开启了早期吃播。
图 | 来源于节目《鲜生史》
东坡肉、羊蝎子、煮生蚝……
在吃的方面,苏轼颇有心得,
先后总结出:
《食蚝》《老饕赋》《猪肉颂》等名篇。
慢生活图鉴
不出门就掌握朋友圈晒图美学
如何在家拍出“高级感大片”?
《雍正十二美人图》
为拍照姿势提供了思路!
图 | 清·佚名《雍正十二美人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坐在桌边读书,
品茶、赏花、沉吟,
消夏观蝶,
又或者执棋对弈?
图 | 清·佚名《雍正十二美人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十二张美图定格十二帧历史,
居家拍照片,
灵感这不就来了?
穿越千年的轰趴指南
是好友聚会,也是才艺大会
“相约聚会”
也是不错的选择!
庭院水池正盛开着荷花,
或是钓鱼,或是临水对弈,
或是静静地欣赏荷花、蜻蜓……
不失为休闲的好选择!
图 | 五代·周文矩(传)《荷亭奕钓仕女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演出抢票”。
图 | 五代·周文矩(传)《观舞仕女图》| 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听说最近新出了一种舞蹈,超美的”
“我知道我知道,家里正好请了那位舞姬”
“那就请姐妹们来我家庭院,咱们一起欣赏吧”
古人有自己的“下午茶”与“运动博主”
坐着,
怎么不是一种“宅家活动”呢?
打坐是古人养心养性的重要方式,
许多文人雅士放假在家,
喜欢独坐一处,
只与自然对谈。
图 | 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既然只有自己,
坐着也就不拘姿态了~
图 | 南宋·刘松年《荷亭消夏图》(局部)
哎,坐累了,趴会儿也不是不行……
图 | 南宋·钱选《西湖吟趣图》(局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趴累了,躺会儿……
我没睡啊,我就躺躺……
图|南宋·佚名《槐荫消夏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zZZ——
醒了喝口茶,润润喉。
图|明·文徵明《品茶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茶是是国人提神醒脑小饮料。
各朝各代制茶方式十分多样,
古人品茶习惯也是相差甚大。
图 | 明·唐寅《煎茶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人喜欢和朋友一起品茶聊天,
也有人喜欢亲自上手,
自己“调制”最爱的口味,
更有人借用斗茶激起“胜负欲”。
图 | 明·唐寅《斗茶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文人雅士的“茶席清谈”,
到市井百姓的“茶馆文化”,
“以茶会友”简直古人的一大乐事。
还有无数美好事物等待探索。
车马很慢、通讯不发达的时代,
古人的生活看似局限于方寸之间,
实则已走过万水千山。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生活的真谛从不在空间的广狭,
而在心境的澄明。
来源:艺术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