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援越抗美,国人知者却是寥寥无几,援越抗美是为了守住我国的南大门,同样是保家卫国!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我们对外宣称:我国未派一兵一卒。实际上我国派出了32万铁道兵,负责加宽越南原有的米型铁道,保护桥梁,车站及重要工业设施。在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抢险作业,为确保从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人民家喻户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响彻神州。
而援越抗美,国人知者却是寥寥无几,援越抗美是为了守住我国的南大门,同样是保家卫国!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我们对外宣称:我国未派一兵一卒。实际上我国派出了32万铁道兵,负责加宽越南原有的米型铁道,保护桥梁,车站及重要工业设施。在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抢险作业,为确保从我国和前苏联支援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河内,为保证越南南方前线物资供给,我们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400余名热血男儿永远的躺在越南的40座烈士陵园里。
2023年10月24日全国各地的援越抗美老兵和眷属,到南宁集结,组成了第47批《援越抗美老兵赴越访问团》这个团队有6名80多岁的老兵,还有在越南牺牲的烈士的后代,铁二代、铁三代共51人。2023年10月25日我们在援越抗美老兵李亮领队和团长王抗林的带领下,乘大巴向友谊关进发。
中国援越抗美老兵赴越访问团,我亲眼目睹了老兵们是多么喜欢这顶帽子,也亲眼见证了越南人民对援越抗美老兵的尊敬!我很荣幸的也受到了同样的礼遇。
李亮领队今年72岁,援越抗美老兵。自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同志和越中友协同志一同到越南陶美烈士陵园扫墓、以及中央电视台记者对那位为中国烈士守墓的第三代人的采访中获取了援越抗美终于解密的信息。老兵们为之欢欣鼓舞!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50多年的战友们,我们终于可以向世人庄严宣布:他们是为了世界和平以及祖国的安危英勇现身,他们不辱使命铸就辉煌!和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实现了越南的南北统一。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南大门。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越南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们。如今赴越的老兵们已过了花甲之年,梦想着重返越南看望牺牲的战友,追忆当年的往事,寻找昔日的营房。为了帮老兵圆梦,李亮战友费尽周折疏通中越各个领域的有关部门,并且不辞辛苦47次亲自带队往返越南,其精神可敬可佩!向李亮战友致敬!
王抗林是铁二师七团女兵,转业后在公安系统工作至退休。她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巾帼英雄、先进工作者,优秀民警等。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任陕西省爱心助学协会秘书长,陕西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秘书长。被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先进集体,关爱退役军人优秀项目单位,并授予五星级、银星级慈善志愿者称号。她不仅仅是优秀,她有很强组织能力他先后策划了纪实图书《军魂不散》《襄渝记忆》《圆梦之旅》《风华正茂 — 铁道兵女兵风采录》还有《中国军人在援越抗美前线》这些铁道兵文化丛书,从组稿、筹集经费、编辑,出版等等…她都从中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中国军人在援越抗美前线》这本书的筹资中她从为数不多的退休金中支付了一万多元。她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她为陕西的贫困儿童助学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从贫困山区寻找贫困家庭中爱学习、学习好的失学学生,组织人员、组织经费帮助她们用知识改变命运。鼓励受助学生努力学习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今后报销国家而努力学习。每年的“六一”儿节带领我们去山区看望留守儿童。九九重阳节带领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逢年过节带领我们去看望生病的退伍铁道兵战友。她把温暖和关爱送给需要的人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023年10月24日我们团51人从祖国各地在南宁银河大酒店集结
当天来自武汉的周秀中战友请王团长吃晚饭,我们老两口有幸坐陪,席间认识了来自江西赣州的李亮领队和来自深圳的两位战友,还遇上了我们在2019年参加全国铁道兵联谊会的连云港战友江希红。
2023年10月25日早上出发途经南宁,大家在南宁进博会会馆前合影留念。
25日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友谊关
友谊关门楼,这里就是我国的南大门。
老兵们一进入友谊关,激动的大喊:友谊关我们回来了!当年他们到了友谊关被要求脱下军装,卸下领章帽徽换上了越南提供的灰色工装。从此隐姓埋名为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默默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纪律严明:不能告知家人他们的去向,和家人的通信地址只能写南宁11号信箱。此刻我能理解他们激动的心情,在心里默默的向他们致敬!
他们中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向友谊关致以崇高的军礼!
武汉的战友周秀中向友谊关致以庄严的军礼!
江西瑞金杨和淦的孙子杨力陪同80岁的爷爷重返越南圆梦,在友谊关和爷爷合影。孙子为爷爷的军旅骄傲!爷爷为孙子的成功自豪!(杨力经过努力奋斗已经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和战友们在友谊关合影留念
战友们都争着和王团长和影
我们陕西的一行三人
在国道322终点线,“零公里”处越南谅山省退役军人委员会主任阿殷携越南国旅经理阿梅、导游阿和兼翻译、导游阿新在国境线迎接我们。
越南谅山省退役军人委员会阿殷主任向王抗林团长献花。
我们一起和前来欢迎我们的阿梅总经理合个影
江希红一脚踏一国
李亮领队和越南退役军人委员会阿殷主任相互致辞!
王团长向越南退役军人委员会阿殷赠书《中国军人在援越抗美前线》
王团长向越南退役军人委员会陈主任赠书法(因陈主任生病无法到场由其女儿代为接赠)
到越南的第一顿饭,我们与越南同志把酒言欢,共叙友情!(他们称呼我们同志)
次日启程我们的正式行程
登上越南的大巴旅行车
出了友谊关就看见了三条规的铁道,世界上独一无二,它是铁道兵在越南原有的米轨改建的,(米轨是法国侵略越南时修建的)从北越的谅山省通往越南首都河內全长200多公里,其中有十几孔隧道,和数十座桥梁。
第一站,来到一支队四大队(9团)修建的梅花大桥。脚下的圻罗河水依然流淌不息,梅花大桥傲然屹立。静静的三条轨道(越南的米轨+中国铁道兵修建的1435国际标准轨)默默的,和我们一起回忆当年那场惨烈而又悲壮的往事。美国战机把这座桥作为切断运往前线补给的重要轰炸点,中国铁道兵炸了修,修了炸,炸了再修,始终保畅通。敌人在越南北方除了原子弹,什么武器都用上了。他们见白天夜晚都无奈梅花大桥上的中国勇士们,随即派B52在轰炸梅花大桥的同时,扔下了定时炸弹、磁性炸弹等等,当木工班的战士们为抢修大桥在圻罗河里搭建排架时,炸弹连续爆炸,一个班的战士全部牺牲了!战友们忍着悲痛,在圻罗河里、岸边、树干上、荒野里,仅仅捡回来半盆血肉。他们含着泪把这半盆血肉分装在灵柩里,写上烈士的名字,为英烈送行。第二天又一个工班的战友,遇到了定时炸弹爆炸。两天时间一共牺牲了18位战友。
李亮领队沙哑的声音介绍着:英雄的援越抗美战士,前赴后继,兑现了“敌炸我修,随炸随修,随修 随通,确保畅通”的庄严承诺,保证了援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再一次创造了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奇迹。
战友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梅花大桥,心情沉重的怀念牺牲的战友。
老兵们在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留影
在车站站台上听李亮领队给我们讲当年的往事。他47次带队赴越对当年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每到一处他都能详细讲清楚哪个部队哪个连队在此施工,甚至能叫出随队来的老战士的名字,让他们自己讲当年的往事。
李亮领队在给战友们拍照
越南太原省太原市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前叫(太钢)和我国山西省的太钢同名。太原省太原钢铁厂是越南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敌机轰炸的重点,是越南保卫的重中之重。这里当年是一支队三大队的管区,有一个连在这里驻勤,在附近还配属了一个高炮部队,形成天上、地面立体的火力网,随时歼灭来犯之敌,抢救、抢修被敌机轰炸的设施及技术人员。至今,这里依然有着严密的安保措施,进出都有非常严格繁复的手续。今天老兵们只能在厂门外合影留念。
我哥哥在我国山西省的太钢工作同名太钢,我们在越南的太钢门前留个影
湖北老兵将新50多年前在本施隧道留影
蒋新老兵,拿着当年的老照片,寻找到当年的施工现场和老营区。嘴里不停的絮叨“哎呀,这趟没白来满足了,满足了,终于找到了!”他这趟没白来梦想成真了
我们一直沿着三条轨的铁道前行,去寻找昔日地阵地,隧道、桥梁、车站营房。为了三条规的铁道、桥梁、车站的畅通,援越抗美期间,在越南牺牲的中国军人有1400多名,其中部队官兵和工程专家、技术人员1430名,使馆和新华分社工作人员2名,访越艺术团人员8名。他们分别被安葬在越南的40座中国烈士陵园。三条规的铁道好比老兵们的孩子,看到他们依然畅通老兵们很是欣慰!
大巴车载着激动的老兵们继续前行。到了越南境内最长的隧道一一北庆隧道,老兵们顾不得坡陡路烂,抢着爬上坡,去亲吻北庆隧道。这里几乎是所有三大队老兵访问越南的打卡点。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为了保证前线所需战备物资源源不断的补给,中国铁道兵改线路,修建了24公里的隐蔽路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800多米的北庆隧道是关键的节点。一支队三大队一营、二营、三营……机械连、高机连重兵突击,提前完成了重任。
湖北荆州老兵张大高的女儿张金香陪同爸爸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战场!
三大队四十二分队的老兵夏道湘在回忆,向战友们讲述当年发生这里的往事。
李亮领队在本施车站给我们讲三大队曾经在这里战斗的往事。
老兵们在曾经战斗过的多福大桥上留影
被战友们用生命守护的多福大桥巍然屹立,越南的筑路工人正在修护多福大桥。
在襄渝线上我们也是使用这样的工具,当年使用过的钖镐现在却很重怎么也扛不到肩上,正在作业的越南工人见状,立刻给我换了把三齿耙。岁月不饶人,当年抡起钖镐下去就是20多公分深,现在扛起来都费劲好怀念那段年轻的岁月!
铁道兵七团三连担负茶园大桥及其附近的铁路改轨和抢修让务,也是唯一没有伤亡的阵地。是因为他们有一位睿智的指挥官三连长,在紧张的施工中三连长适当的安排兵力在铁道两侧修筑了一套远近结合的防空工事。当敌机来袭时战士们可立刻就近进入隐蔽工事,此举即保存了实力更是为抢修争取了时间,为此三连长以后被提升为七团长。
老兵眷属和三条规的铁道留影
老兵们来到曾经与美机斗智斗勇的多福大桥。大桥位于东(英)太(原)线中段最大的铁路桥。上游200米有一座公路桥,下游3公里有一座部队入越后新抢建的铁路便桥,桥长113.5米,由三孔上承式钢钣梁组成。桥高14米,洪水期水深达8米。东太线与克(夫)太(原)线接通后,是连接北(河友线)西(河老线)两线的纽带和起到迂回作用的铁道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该桥周围地势平坦开阔,便成了美机重点轰炸目标之一。仅1967年,敌机就对该桥共出动飞机600余架次,进行了25次轮番狂轰滥炸,投下各型重磅瞬发炸弹、定时弹、气浪弹、火箭弹共727枚,平均每米投弹量达高达6.4枚,是越南北方数十座大型铁路桥中投弹量最为密集的一座,在距该桥南端桥台100米处,一个深19.5米,直径33米的弹坑,弹坑容积就达5500多立方米。多福大桥周围500米的河流、堤坝、田野到处都是弹坑,真可谓坑连坑,坑套坑,弹迹遍地,百孔千疮。是越战期间遭受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大桥之一。
老兵们在多福大桥留影
在多福大桥维修工地上我们遇到了当年的越南老兵,他热情的欢迎我们,他身旁的老兵当年就奋战在多福大桥上。
1967年元月中旬,7团7连调来守护这座大桥后,指战员以高昂的战斗意志,随炸随修,连炸连修。敌人白天轰炸,指战员就在晚上抢修;敌人晚上低空突袭和骚扰破坏,指战员就利用月亮、星光抢修施工,架桥和铺轨需要照明,就严格管制灯火,在暗夜中与敌人周旋。确保军用列车在线路上畅通无阻,使战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方。美机见几次轰炸未能中断行车后,就加强对大桥的轰炸力度,轰炸次数越来越多,掷扔炸弹的种类也发生了新变化,不仅有重磅炸弹、子母弹,还有定时炸弹,给抢修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英雄的观察哨兵们由于连队驻地离大桥远,就派出一个建制班,担负侦察任务,同时为部队防空和作业提供安全通道。
请点击这条视频,它记录了越南老兵激动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及时赶来的导游为我们做了翻译。旁边的老兵为我们介绍了他当年在这里施工的往事。
这位越南人热烈的欢迎我们,告诉我们他也当过兵打美国人,江希红和越南退役老兵合影
老兵将新站在多福大桥上沉思
老兵在多福大桥留影追忆当年的足迹
王团长向越南的老人问路,寻找当年团部遗址。那里与当年千差万别,司令部已经是一片梯田,村里的居民都出来和援越抗美老兵们打招呼“找懂机”(你好,同志)。小朋友们挥着手用汉语说:“你好!你好!”还有的老人挥着手说“中华”(中国),指着山沟里当年的营区比划着,说着我们不懂的语言。一位华侨已在越南五代传人,紧紧拉着老兵的手不松,他一直目送我们的车辆离开,许久许久…这就是炎黄子孙的情怀!
湖北荆州张大高的女儿张金香陪同爸爸寻找昔日部队营房遗址。
这里已面目全非成了一块菜地,还好,当年饮水的井还在。
司令部原址已修了水库,司令部作战室、绘图室等部门都已沉入水底。我们只好在水库大坝上合影留念。
老兵们在当年战斗过的本施车站留影
杨力和爷爷杨和淦在本施车站留影,本施车站,是三大队入越后坚守的“阵地”。这里是友谊关通往河内的必经之路。当时美机不断骚扰,一天几次的轰炸,尤其是1966年到1967年,轰炸逐步升级,每天有数批次,每次几十架飞机的轰炸,钢轨被炸掀到一边,有时扭成麻花状。在周围高炮部队及高机连的全力支援下,铁道兵战士不怕死不怕苦,冒着生命危险,抢修铁路,本施车站始终保证了畅通。直到1968年中期,胜利的签署三方协议,轰炸终于停止。
看着如今依然安全运营的本施车站,老兵们心潮澎湃,尤其是当年施工连队及高机连的老兵,讲解当年的英勇顽强的战斗情景,让人振奋不已。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和平!
张大高一家三口在本施车站留影
当驱车来到铁道兵在越南抢建的70余米高的北水大桥时,李亮领队介绍这是越北最高的大桥,50多年过去了依然运营正常。
桥墩上弹孔依稀可见,有几处钢梁被换成军用桥梁仍然在使用。被炸断的断裂处的桥墩,经过铁道兵的反复抢修依旧傲然挺立,中国铁道兵在纷飞的战火中,抢修抢建的大桥时仍然牢记毛主席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桥墩上的弹孔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美军飞机狂轰滥炸的罪行。
10月27日下午,我们来到北江省谅江县陶美烈士陵园,祭奠在这里安葬的217位中国军人。援越抗美期间,在越南牺牲的中国军人有1400多名,其中部队官兵和工程专家、技术人员1430名,使馆和新华分社工作人员2名,访越艺术团人员8名。他们分别被安葬在越南40座中国烈士陵园。
陶美烈士陵园是在越南境内安葬中国烈士最多的1座陵园,其中铁道兵1支队有77名烈士安葬在这里;还有高炮32支队106名、高炮34支队4名和高炮37支队的30名烈士。
老兵们,列队整齐,手捧鲜花、抬着花圈,拿着祭奠的物品,默默的穿过松柏树,走进肃穆的陶美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主碑前,老兵们脱帽肃立。李亮领队主持了祭奠仪式。一支队三大队援越抗美返越访问团的老兵、军嫂、铁道兵后代,依次敬献鲜花、花圈,为烈士们点上长明蜡烛、长思香;敬献从祖国带来的铁道兵酒,献上祖国母亲河的长江水,敬上家乡的甜果、糕点;为烈士们洒下从祖国带来的芳香泥土。向援越抗美烈士默哀三分钟。
团长王抗林怀着真挚的感情致祭文,一声:“安葬在陶美烈士陵园的战友们,我们来看你们啦!”场上场下已是抽泣声声。我含着热泪祭告:“你们为了践行’为五个伟大’争光的誓言,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冒着敌机狂轰滥炸,抢建、抢修铁路,保障了前线的战备物资畅通无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祖国永远不会忘记,越南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你们的付出,越南统一了,越南人民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你们安息吧!”她荡气回肠的声音响彻在陶美烈士陵园,她没有拿稿件凭着对烈士的崇敬一口气说完祭文后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行军礼!然后绕行瞻仰烈士陵园主碑。祭奠结束,大家进入陵园墓区,寻找战友,为烈士扫墓。
李兴镐烈士的儿子李宗林在给他爸爸焚烧纸钱,敬献祭祀的贡品。李兴镐50多年前为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烈士儿子跨国上是坟多么不易,中国军人援越抗美的秘密解密了,英烈们的英名终于可以公布于世了,越南人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祥和的日子,英烈们你们安息吧!
战友们在寻找他牺牲的战友的坟茔,湖北荆州的战友何生换大哥找到了他牺牲的战友,为他们献上从家乡带来的贡品,我看到他哭红的双眼深深的感谢守灵人!英雄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战友们永远怀念你们!
2023年10月28日黎明,我们吃过早餐,前往巴亭广场观看越南升国旗仪式。巴亭广场位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市中心, 面积约有天安门广场的三分之一。是越南举行集会和盛大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周围有政府办公机关和外国大使馆。这里是越南经济、文化中心。如果说首都河内是越南的心脏,那么巴亭广场可以说是河内的心脏
看完升旗仪式后等待瞻仰胡志明主席遗容和敬献花圈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外交隆重的礼仪,巴亭广场上的高音喇叭播送着我们到来的消息,越南语我们听不懂,但是频频听到了中国、中华的字意。事后问领队领队告诉我说:主要意思就是感谢中国为越南抗美救国斗争中作出的贡献,向中国老兵致敬等等…
我们赴越访问团的老兵们脱帽在雨中等待,时间到了越南人民军仪仗队的礼兵迈着标准步伐前来,敬礼、打手势,我们在越南仪仗队礼宾司的引导下走在红毯上步入胡志明纪念堂瞻仰了胡志明主席的遗容。
老兵们,在越南人民军仪仗队引领下,走贵宾通道,向胡志明陵墓敬献花圈,瞻仰胡主席遗容。
访越团在巴亭广场和影留念,背景是胡志明主席纪念堂。
访越团的老兵们拜访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大使馆熊波大使出差了、武官回国述职,委托上校副武官王军接待了我们,王军武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和我们一一握手,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副武官王军在大使馆门口迎接我们。(详看视频)
我们参观了大使馆,这是游泳池。
这是大使馆篮球场,外交官们闲暇之余在此切磋球艺锻炼身体。
王团长向大使馆赠送了书法
王团长为大使馆赠书《中国军人在援越抗美前线》武汉的周秀中战友为大使馆赠送了胡志明主席和毛主席的画像,王武官说:太珍贵了!太珍贵了!
王军武官为王团长、烈士子女赠在援越抗美期间牺牲的烈士花名册。
临走前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前留影
被美国飞机炸断的越南北方桥梁的一节展示在河内人流量最多的一个旅游景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遭遇。
他来自英雄的高炮连,在参观越南军事博物馆时,他看到被击落的美军飞机残骸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老兵们当年参战击落的战利品之一!吃饭时我和他坐一桌,他自豪的给我说:敌机在低空盘旋,他们一直在瞄准等待机会,敌机飞行员傲慢的刚伸出头,他战友一扣扳机把那家伙打下来了,那是他们在越南最开心的一件事,说他没想到越南还把那架飞机残骸存放在军事博物馆了。能看出来他真的是自豪又开心啊!
英勇的高炮连战士当年在阵地上的和影,向他们致敬!
这是被我军击落的直升飞机
越南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被我军击落的美国飞机残骸
李亮领队和战友们在美丽的夏龙湾天堂岛
下午乘车前往越北第二大城市~海防市,在大剧院门前留影。这里的胡志明主席巨幅画像,据说是画的最好的一幅。我们遇到了一群越南游客高兴的和我们一起合影。
这位老哥和夫人是冒着很大风险来越南的。他的夫人是癌症患者,他也是刚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刚出院不久,他说一定要去越南看看,要去看看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到了多福大桥他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在此战斗的往事。(请详看多福大桥视频)我听了很感动!这就是情怀忘不掉丢不下的一种情怀,当他在有生之年踏上这片土地,看看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里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越南人热情的欢迎他时,我想他一定是今生无憾了!老哥,祝你们早日康复!快乐幸福的安享晚年!(这是他和夫人在越北第二大城市海防市音乐大剧院们前留影)
10月29日晚上我们和越南广宁省退役军人委员会领导同台联欢,联欢会上阿海中校深情的演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请点击视频:这是越南广宁省退役军人委员会副主任阿海演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本来这个节目安排在最后一个压轴的,阿海在领导讲完话后迫不及待的率先开唱,我们全场的中国人都跟着他和唱起来,当时就把联欢会拉向了高潮。
老兵张大高的女儿朗诵她自己写的散文《我的父亲援越抗美中的一段往事》引起在场老兵的阵阵掌声
阿泉中校是越南人民军艺术团演员,这是他深情演唱别了《中国 妈妈》
这是我和王团长表演的诗朗诵《越南 我回来了》王抗林真的很优秀我写的朗诵稿她没有时间细看,因为她要操心团里的很多事情,又加上她生病占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我们没有系统的排练、包括走台谢幕。但是一上台她绘声绘色的朗诵给我传递了很大的气场,我跟着她顺利的完成了演出并获得了好评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素不相识,有军嫂,有陪父母来的铁二代。就这条件王抗林把我们五个人叫在一起,用两个小时给我们导演了《绣红旗》我们在演出前排练了一个小时,就匆匆上台表演了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在这里代表我们五位感谢王抗林给我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代表我们五位夸夸王抗林的才华和组织能力 姐妹们希望我们以后还会有机会一路同行!
由中校阿泉演唱、阿海、阿河,阿莉表演的越南风情民族歌舞,他们载歌载舞和我们同台联欢,歌词听不懂舞姿可都是标准的东南亚舞蹈。
联欢会后和越南广宁省退役军人委员会的领导和影
请点击视频:这是王抗林和她当年的指导员表演的西藏民族舞《逛新城》前一天晚上王抗林感冒发烧,我还挺担心她能不能如期回去,结果第二天晚上就在舞台上又蹦又跳的一个人驾驭了整个舞台,真是敬佩!敬佩!
联欢晚会在《越南 中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临别恋恋不舍他们把我们送到车上,阿莉还在车窗的玻璃上和我紧贴手掌,越南人民和我们还是很友好的。
李亮领队在美丽的下龙湾,这一路最辛苦的就是他,带领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癌症患者、高血压有心脏病患者,腿脚不便的老者。可想而知他所承受的压力,下龙湾最后一站了即将卸下重担,李亮大哥显得特别开心,谢谢你带领我们的越南之行,谢谢你为老兵圆梦所做的努力!李亮大哥多保重愿你及家人幸福安康,天天开心快乐!
湖北荆州的何大哥在夏龙湾的游船上,短的六天时间让我们结成了永恒的战友情谊!感恩一路有你!再见!
金香和爸爸在美丽的下龙湾
杨力一路上都在精心的照顾爷爷,好羡慕杨和淦老爷子有那么贴心的孙子孝顺真幸福很感谢杨力一路做志援者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照相、买美食、买水我们也跟着杨和淦老爷子占了杨力的光,幸福感满满的希望今后还有机会一路同行!
这是在进入友谊关后我们需要步行数百米才能到边境线,走在我前面的一对老夫妻他们手牵着手温馨又浪漫,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年轻时就这样我很感动也很羡慕!就抓拍了这张照片。
经过6天的同行我知道了老兵叫夏道湘和老伴李珍英都已年过80,他们一路都是手牵着手。这是从越南回到友谊关,老头身上背着大包小包还牵着老伴的手,这次我从正面给他们拍了这张照片。愿我们所有的老夫老妻都能像他们这样恩爱如初,珍惜晚年时光,牵手到永远!
和热情友好的越南美女合影,她们穿的是越南国服,有点像我国的旗袍,有所不同的是她们的衣服开叉至腰部下身增加了阔腿裤。越南胖人不多她们都身材娇好,穿上很漂亮
王团长和可爱的越南小朋友合影
在越南军事博物馆和越南小朋友和影,身后是被我军打下来的美国飞机残骸。
可爱的越南小朋友,身穿越南国旗体恤脸上透着灿烂的笑容。
大家在巴庭广场留影,红色之旅越南之行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友谊长存,它会留在我们永远的记忆里。
援越抗美精神永驻,将红色记忆传承到底。短短的六天访问活动结束了,我们从刚见面时的生疏,到离别时的不舍,这都是援越抗美精神的延续,我不想说再见,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愿所有的援越老兵们身体健康!愿我们一路同行的战友们及家人幸福安康!事事顺心如意,天天开心快乐!!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