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数字化”这三个字给拆开看,它其实就是从原来那些靠纸、靠手工、靠人跑腿的工作方式,慢慢变成用电脑、用手机、用各种软件、系统、APP来处理工作。
把“数字化”这三个字给拆开看,它其实就是从原来那些靠纸、靠手工、靠人跑腿的工作方式,慢慢变成用电脑、用手机、用各种软件、系统、APP来处理工作。
说白了,就是把办公这件事儿“搬”到线上,让电脑干人以前要亲自干的活,而且干得又快又准。
比如说:
原来请个假得找领导签字、盖章,现在打开手机钉钉点两下就能走流程;原来报销得贴发票、填表格、找财务,现在直接拍张发票照片上传,一键提交;原来项目进度要开会说、白板上写,现在一个“协同工具”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原来同事之间交流靠见面,现在开个视频会、发个工作群消息就能搞定。这些都属于数字化办公的“表现形式”。
所以,数字化办公,简单说就是 让办公不再靠跑腿,而是靠“点点鼠标、戳戳手机”来完成各种工作流程。
说白了就是让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更顺畅的工具。
代表产品有:
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聊天、视频会议、打卡、审批都可以搞定;Zoom、腾讯会议:远程会议用的;Slack、Notion、Jira:适合互联网公司搞协同管理的工具。这些工具的作用:
“少走神、快决策、好协作”
以前开会得凑人,写方案得发邮件,反馈还慢。现在呢,一条消息就能把事说清楚,还能实时改文档、拉人进来讨论,效率倍儿高。
OA系统你可以理解为“老板用来盯流程、员工用来干活”的一个大平台。
请假、报销、出差申请、采购申请员工入职离职、培训记录、考勤打卡审批流程、表单模板等等举个最接地气的例子:你要请年假,不用再填表找人签字,直接上OA系统提交,系统一层一层自动往上送,该谁批就谁批,一目了然。
这些是用来“替代U盘、共享文件夹、打印纸质资料”的。
阿里云盘、腾讯微云、百度网盘企业版、OneDrive、Google Drive飞书文档、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用处在哪?
“文件随时存、随地改、共享方便”
比如说,项目资料都放在云盘上,同事们谁要用随时可以访问,还能分权限,有的人能看,有的人能改,省去了反复发文件、担心版本错乱的烦恼。
这类工具最适合多人合作项目,比如搞活动、开发软件、做策划等等。
主流工具有:
Trello、Asana、ClickUp、Jira、Worktile、Tower这些工具能干嘛?
把任务拆成小块,分派给不同的人每个任务设置时间节点、进度状态所有人都能看到项目目前干到哪儿了你可以想象成一个“看板墙”,每个小卡片就是一个任务,谁在做、做得咋样、啥时候能交,全都写清楚。
这三块是“企业后台”的数字化核心:
人事系统:记录员工信息、工资、考勤、绩效等财务系统:管钱的,包括费用审批、对账、开票、报销、财务报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销售部门常用,记录客户信息、跟进记录、订单状态这三大块数字化之后,企业管理层能随时掌握情况,员工也能少很多重复性劳动,效率上去了,差错少了。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那到底有啥用?”,我们用白话总结一下它的核心价值:
流程不再靠纸和人,靠系统,提速是真快。比如原来一天批不了的报销流程,现在几分钟就能走完。
谁做了啥、做到哪儿了、责任归谁,一目了然。不用你争我吵,系统自动记录,公平公正。
疫情那几年大家深有体会,不能进办公室怎么办?数字化办公一上,人在家里也能开会、写报告、走流程,照样运转。
✅ 管理更科学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系统会自动记录数据,比如哪个部门审批最慢、哪个员工效率高、哪个客户快成交。老板用这些数据来做决策,方向更准、风险更低。
其实绝大多数行业都适合,只是深度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几个典型的:
互联网公司:几乎完全数字化办公,很多公司连办公室都没有,全员远程。制造业:数字化不光在办公室,还延伸到生产环节,比如ERP、MES系统。房地产、建筑类:项目多、周期长,用数字化工具可以把项目管得清清楚楚。教育培训类:线上教学、在线备课、数字化排课系统都非常依赖数字办公。医疗行业:远程会诊、电子病例、医护协同系统,现在都越来越普遍。政府机关、国企单位:近几年也在大力推进办公系统电子化,比如政务OA、网上办事大厅等。一个系统里做的请假记录,另一个系统里查不到;客户数据在CRM里,销售数据在ERP里,互相对不上。
解决办法:选择能集成的平台、打通数据接口
❌ 忽视数据安全数字化办公不是说你买几个系统装上就完事了,而是从根子上改变工作方式,让你的企业“轻量化”、“高效化”、“移动化”。
它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让你用手机打卡、用APP请假,而是让你和你的团队从“人管人”变成“系统管流程”,从“凭经验办事”变成“靠数据决策”,从“办公室里干活”变成“随时随地都能搞定”。
所以,如果你是员工,多了解这些工具、善用它们,会让你轻松不少;如果你是老板,那更要想清楚如何规划、选型、推动数字化,不然搞半天变成“花钱买折腾”。
来源:简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