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安贞医院邓腾兰教授指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干预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在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主要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攻击行为和情绪不稳等症状,但需严格监测药物不
北京安贞医院邓腾兰教授指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干预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在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主要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攻击行为和情绪不稳等症状,但需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此同时,邓教授强调,药物治疗仅是干预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必须与行为训练形成协同效应。
行为训练方面,应用行为分析(ABA)作为循证实践的金标准,通过正向强化、任务分解等技术,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交沟通能力。邓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ABA与结构化教学(TEACCH)相结合,利用视觉提示、时间表等工具,帮助患者建立可预测的生活模式。此外,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秋千、平衡木等器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感觉过敏问题,而社交故事训练则通过情景模拟,循序渐进地培养患者的共情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邓教授特别推崇早期干预的"黄金窗口期"理论。她指出,2-6岁是神经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此时采用丹佛早期干预模式(ESDM),通过游戏式互动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核心症状。其团队研发的"阶梯式干预体系",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手段有机整合,已使68%的干预对象达到入学适应标准。这种动态评估、分层干预的模式,正推动着自闭症干预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范式的转变。
来源:儿科医生邓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