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DeepSeek一同登榜!这个万亿赛道“扫地僧”,藏在常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6:31 3

摘要:近日,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江苏共有两家企业入围,除了凭借阿尔法机器狗收获了一众C端粉丝的南京蔚蓝科技以外,还有一家来自常州,专注工业赛道视觉AI的企业——微亿智造。

文 | 创客公社产研组

与DeepSeek、宇树科技一同登榜,常州一家机器人公司出圈了!

近日,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江苏共有两家企业入围,除了凭借阿尔法机器狗收获了一众C端粉丝的南京蔚蓝科技以外,还有一家来自常州,专注工业赛道视觉AI的企业——微亿智造。

相较于蔚蓝科技“吸睛力”十足的全球首款消费级四足机器人,2018年成立于常州的微亿智造显得低调了很多。

实际上,微亿智造深耕工业领域,凭借“眼-手-脑-云”的全栈技术,是国内率先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上产业化落地的领头企业之一。

2023年全年,微亿智造以10.0%的工业AI质检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二。2024年9月,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全球首发了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

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重镇,常州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每4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出自常州。

微亿智造的突围之路,正是常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厚积薄发的生动注脚。

微亿智造: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是我们的信仰

公开资料显示,微亿智造创始人潘正颐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是CPA注册会计师、二级特许金融分析师。

他在27岁就当上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拥有丰富的制造类企业全面管理经验,曾带领整个中国团队年年捧得全球营收增长冠军

也是在工作中,他敏锐感知到,中国工业依旧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于是,2018年,潘正颐积极与团队的核心成员相聚常州创业,成立微亿智造。

而他们的共同目标便是,用ABC(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能力突破工业现状,让生产力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创新创业是一场光荣的苦旅。”潘正颐曾言,微亿智造所开辟的业务领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从借鉴,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创新模式、新业态,才能持续为制造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对此,创业伊始,潘正颐决定先从质检入手。在他看来,质检背后,是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质量及质量相关的指标数据。

就拿3C制造业来说,一个工厂至少需要1000名质检工人,一个熟练工平均3秒检测一个零件,每天十个小时的高负荷工作,完成3万个零件的检测,检测的准确率也受到人情绪和状态的直接影响。

由此,微亿智造开发了智能工业解决方案,通过柔性机械设计和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算法,每0.8秒就完成一个零件的检测,可以准确识别产品的33种缺陷,漏检率控制在0.1以内,并能使全检出货达到较严格的质量标准。

此后,微亿智造还开发了制造执行大脑,将AI带入工业现场,完成了从智能硬件到算法软件、算力供给的升级。

有了智能工业解决方案+制造执行大脑,微亿智造率先将具身智能理论应用到工业场景,在业内首次提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 概念。

2024年9月,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全球首发了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

当央视记者化身老师教机器人拼积木,创TRON通过摄像头“眼睛”观察拼搭流程及动作,可以快速完成任务分解及理解学习,成功激活“智造”新场景。“看一遍,学一遍,做一遍”,这也让工业机器人真正迈向“具身智能”。

微亿智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抓取篮球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潘正颐也提到,“我们给创TRON加上了‘眼睛’和‘大脑’,帮助它感知周围环境,并把这些数据信息同步到背后的模型去做任务理解、指令理解、动作理解。” 如此,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也能够在复杂工业环境中自主学习、决策并执行高度复杂任务,实现多个工业场景间柔性切换,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解放人力。

全球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

为何产自常州?

那么,全球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为何产自常州造?

一是,常州拥有深厚的机器人制造底蕴。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6个,工业规模超2.2万亿元。数据亦显示,国内每4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出自常州。

作为全国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常州已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覆盖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整机产品。

上游有日本安川在常州建有成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基地,以及南方精工等企业在人形机器人减速器领域赋能,本地供应链适配率超80%;中游有微亿制造、遨博智能、节卡机器人等企业攻关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下游也有工业机器人广泛落地的领域,如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接近80万辆,也为机器人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二是,常州有着超前的政策布局。

2024年,常州出台了《常州市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从产业能级跃升、创新能力提升、典型场景示范、公共服务支撑、人工智能赋能五项行动部署了14个重点任务,力争到2026年,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发展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并配套布局算力基建——面向机器人产业的智能算力20P以上,开发1—2个国内有影响力的机器人领域垂直模型,并通过加大龙城科创发展基金的支持作用,为机器人产业及企业保驾护航。

三是,产才融合在常州双向奔赴。

2024年以来,常州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协同发展,创新实施为期3年的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每年遴选1000名以内博士或副高(含)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按需设岗,常州组织全市576家单位挖掘岗位需求1561个,涵盖新能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吸引了1644名高层次人才报名,最终遴选出首批947名高层次人才。2025年5月,常州财政局也联合相关部门下达首批资助资金668.4万元,加速释放人才创新动能。

在机器人学院,学生正开展课程实践 图源央视财经

此外,常州大学还专门设立了机器人产业学院,学生可以在上课的同时深度参与自动驾驶机器人、倍捻机器人、书签产线等一个个面向真实场景的机器人项目。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也快速为常州本土机器人企业输送“来之能战”的人才。

可以说,全球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常州造”,这一突破性成果的诞生与常州独特的产业生态、技术积累和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通过“产业支撑+政策引导+人才培育”,常州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加速从从“制造”向“智造”的跃迁。

本文素材来源:

江南路演中心:《龙城英才| 微亿智造潘正颐:扛起工业互联网大旗,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

交汇点新闻:《江苏两企业入围!2025福布斯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揭晓》

中国财经报 :《江苏常州“双岗互聘”构建产才融合新生态激活高层次人才创新动能》

艾瑞网:《微亿智造登上央视〈天下财经〉栏目》

来源:创客公社new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