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福州的林先生给《现场》栏目热线打来电话说了这么一件事,他们一家遭遇到了一桩离奇的房产纠纷!花真金白银购买的拆迁房,居住20年后竟然不能住了,因为房子被法院查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福州的林先生给《现场》栏目热线打来电话说了这么一件事,他们一家遭遇到了一桩离奇的房产纠纷!花真金白银购买的拆迁房,居住20年后竟然不能住了,因为房子被法院查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福州:花15万买房居住20年 产权证“难产”竟成抵押物
林先生回忆说,当时他上班回来,看见法院查封的公告贴在家门口,自己的房子莫名其妙就被查封了,腿都吓软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林先生受此事影响很大,疲惫不堪,于是,他请亲戚陈先生代为转述。陈先生说,这事儿还得从2003年的这份房屋买卖协议书说起。
2003年,通过邻居介绍,一名唐姓女子把房子卖给了林先生,当时双方谈好的价格是158500元。从这之后,林先生就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下来。林先生说,由于这套房子是拆迁安置房,产权证迟迟没有办理,安全起见,他们之间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书》。其中明确约定,双方协商自愿达成房屋买卖协议条款。林先生付款给唐女士购房款13万元后,唐女士交房给林先生,林先生就拥有房产所有权。待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办好后,就可以过户给林先生,林先生再把两万多元的尾款结清。如有发生房屋产权纠纷问题,由唐女士承担一切责任。直到15年后的2018年,林先生看到了办产权证的希望。
林先生说,因为唐女士是房主,这个房产证只能让唐女士去办,林先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让唐女士补签了一份承诺书,承诺唐女士把房产证办下来后,要及时过户给林先生。然而,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
为什么说好的事情,突然变卦了?
按照林先生和亲戚陈先生的说法,他们当时并没有答应唐女士的要求。于是,唐女士背着林先生,在2020年,悄悄地办理了这套房子的产权证,并把这套房子抵押给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贷出了一百多万元的款项。由于唐女士无力还钱,2022年,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把唐女士告上了法院,拍卖、变卖这套房子。于是,就有了2022年贴在林先生家门口的这张法院查封公告。
陈先生说,在这以后,林先生的家里,厄运不断。
法院判决胜诉难执行 百万赔偿竟成“白条”
于是,在2022年底,林先生把唐女士告上了法院。虽然最后林先生手握胜诉判决书:解除房屋买卖协议,并要求唐女士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的十日内一次性支付林先生一百五十多万元的赔偿款,但却遭遇执行困局。
在此期间,林先生一家多次找到唐女士沟通,然而,得到的只有一句冰冷的答复。
平安银行福州分行遭问责 贷款审查漏洞曝光
林先生一家告诉记者,他们认为,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出在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银行没有下来实地调查,贷前没有做好调查工作。
在一份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传唤唐女士的谈话笔录上可以看到,唐女士对于贷款的用途,有所隐瞒。
于是,林先生一家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办公室投诉了此事,得到的回复是:一、平安银行福州分行未执行抵押物实地调查要求,贷前调查不审慎。二、未有效核实贷款用途真实性。要求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强化授权管理,加强自查自纠并严肃责任追究。
福建重宇合众(福州)律师事务所的李双阳律师表示:当时的银行经办人员在贷前和贷后,对这笔用于装修贷的款项用途,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相关行为也违反了相关的内部行业规定。
那么,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对于此事又是如何解释的呢?自查自纠,内部问责了吗?林先生的事情该如何解决?5月16日,记者跟随林先生的家人来到了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工作人员表示,争取一周左右给林先生一个答复。
律师:不动产登记是关键 遭遇诈骗应及时报案
那么,林先生的一家应该如何维权呢?
如果最后经警方查证属实,银行没有参与其中,没有一个共同犯罪的故意,那可以撇掉他的责任,但对于前房主有没有这个责任,警方会给出结论。
血汗钱买房反被抵押 法律专家解析拆迁房交易如何避坑
李双阳律师提醒,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如果手里没有握着产权证等有效证件,从法律上来讲,对这个房子仅享有债权,而不享有物权。一纸协议或者承诺,只是一层保险,但风险依然存在。李双阳律师建议大家在购买房子时,尽可能及早把产权证办理好,或者设置一些其他的阻碍,比如先办个抵押,登记到自己名下,等到期之后再去主张解除抵押、办理过户,也不至于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债权人,没办法实现优先受偿。因此,大家在房产交易过程当中,应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咨询一些专业人士,才能保障好自己的权益。
白纸黑字赢了官司,可是却面临着房子保不住、赔偿拿不到,林先生的遭遇让人感到唏嘘。这起案件暴露出的不仅是房产交易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有金融监管链条上的漏洞。房子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不能让人住了半辈子还得提心吊胆。希望这件事能敲响警钟,让买房卖房少些套路,多些保障。
来源:海博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