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下水现意外,西方卫星捕捉惨状,修复或无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6:52 2

摘要:这次事故不光现场乱糟糟的——蓝色的布在遮掩着,官兵们手忙脚乱的,连金正恩都十分生气,而且还被西方的实时卫星影像给原原本本地“现场转播”到了全世界。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朝鲜新建成的5000吨级驱逐舰“崔贤”号的第二艘舰艇,在一场盛大的下水仪式期间突然翻倒了。

先是舰尾扎进水里,而船头却卡在船台上动弹不得,整个舰体就像以90度角倒立着插进海面一样。

这次事故不光现场乱糟糟的——蓝色的布在遮掩着,官兵们手忙脚乱的,连金正恩都十分生气,而且还被西方的实时卫星影像给原原本本地“现场转播”到了全世界。

这么大的事儿咋就摔了?背后究竟是技术方面出问题?还是管理混乱?又或者是体制有毛病?

这场“国防翻车”的事故就如同一个镜子一样,把军工体系的脆弱给照出来了,与此同时也让半岛的局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朝鲜驱逐舰“崔贤”号

先讲画面那简直就是“现场抓拍”的样子,军舰的船头卡在船台上,船尾却沉到水里面去了,船体中间甚至还有被撕开的那种痕迹。

从现场的视频能看到,军舰的身体在下滑的时候跟滑道狠狠地摩擦着,发出很刺耳的声音,最后“啪”的一下——巨大的军舰倾斜着倒进海里。

直接原因用词比较保守,就说是“滑道滚木失控”,其实就是没给拴牢,所以船尾先掉下去了,船的重心就歪了。金正恩在现场把整个过程都看到了,他的脸色那叫一个沉,比舰体的颜色都深。

朝中社在当天的表述里不再遮遮掩掩,很罕见地承认了“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不过没说到底是谁该负责,这也难怪谁愿意去背这个黑锅?

更尴尬的是过了三个小时之后,Maxar卫星的高清图出来了,那艘倾覆的舰体、用蓝布遮住的羞处、指挥台上慌乱的身影,都被全世界的人看到了。

以前那种“一点缝隙都没有”的朝鲜军工情况,这是第一次这么明显地展现在国际的视野里。

西方卫星拍到了这艘军舰侧翻在水中的景象

这艘“崔贤”级驱逐舰,本来是朝鲜海军“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它的排水量是5000吨宣称可以搭载74个导弹垂发单元,比中国052D还要多几乎快要接近韩国万吨级的“世宗大王”级的火力了。

不过问题恰恰就在这儿,火力是上去了船体却撑不住了,为了把导弹堆起来,设计人员把直升机库给砍掉了,还压缩了储能的空间。

结构方面的专家之前就已经说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舰体的重心变得特别高,抗倾覆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了。就好像在一辆小皮卡车上安装了十门火箭炮一样,跑起来肯定不会稳当。

更糟糕的是朝鲜的造船工业一直只是依托着苏联遗留下来的东西,那些关键的部件像燃气轮机之类的,都得从外面进口才行。

“崔贤”级的一号舰“崔贤”号在南浦造船厂成功下水

而且负责操作的团队里,大部分人都没有过处理大型舰艇的经历,一遇到点事就露馅了。

回顾过往历史,2013年的时候潜艇在进行导弹试射时掉入了海里,2020年火箭炮出现了炸膛的状况,如今又发生了“翻船”然后下水的事情。

这起事故发生之后,美日韩的媒体就好像是一起结伴来“吃西瓜”一样。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说话带刺儿说:“这就明摆着表明朝鲜那所谓的军事威胁没啥好怕的。”

日本防卫省立马开始炒作这件事,说:“这又一次表明了朝鲜在军事行动方面做到透明化是很有必要的。”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更是马上宣布:“加强东部海域监视任务。”

在这个时段美国促使联合国把清津造船厂纳入了禁运名单当中,而中俄对此表示不同意,其理由为:“该事故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不适合将其进行政治化处理。”

这种说法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俄罗斯的副外长每次针对朝鲜发表看法时差不多都是这样的论调。

中国外交部默默作出回应:“不赞成任何会让紧张局势加剧的行为,期望各方都能有所克制。”

说白了就是“别趁火打劫”,地缘政治这玩意儿挺实际的。谁要是摔了跟头,那谁就会成为“焦点”;谁要是能稳住,那谁就能“掌控局面”。

朝鲜这回摔得挺厉害,美日韩就借着这个机会大肆炒作,而中俄就怕出点什么事儿,给自己招来麻烦。

舰船不是汽车,翻一次代价是几十亿和十年战略延误。

2016年在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一架米格-29K战机坠入海中,这给整个航母的战斗部署带来很大影响。直到现在这艘航母仍停在干船坞中进行维修。

2022年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因传动轴出故障而停航了,这一下子就把它造船外包体系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给暴露出来了,到现在这维修工作都还没完全好。

朝鲜那艘“崔贤”号二号舰,原本是打算用来“把海上的短板给补上”的关键棋子,可如今不但没能够去服役,反倒有可能变成“拖后腿的项目”。

有相关分析讲,这一回的事故很可能会让朝鲜整个海军的现代化计划往后推迟10年。这不是玩笑,是现实。

这场“摔舰”事故直白点讲就是一次下水未成功,更像是军工体系自身暴露出了不足之处。

它把朝鲜“用意志替代体系”的这个弱点给照出来了,还把“火力第一”的设计错误给显示出来了,与此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搞军工可没有能走的近道。

在这个时候它还给国际社会又提了个醒:半岛一直就不是那种“安稳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下水的仪式都有可能引发地缘博弈方面的小火星。有人说:“神仙都救不了。”

但我们知道,历史从不缺修正的力量。问题是——谁能听进去,谁愿意转身。

这艘驱逐舰还能不能再站起来?没人敢说。但我们知道舆论的浪潮已经涌来,下一步是改革还是更深的遮掩,就看朝鲜高层的选择了。

喜欢这篇解读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咱们评论区聊聊:你觉得朝鲜多久能爬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老魏相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