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丰县师寨镇近年来全力打造“创新提效、产业提质、生态提升、民生提标”新模式,建成占地面积3500亩的菌光互补产业园,形成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果品、生态养殖、光伏产业等五大特色富民产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级卫生镇、全国森林康养示范乡镇、
丰县 师寨镇
丰县师寨镇近年来全力打造“创新提效、产业提质、生态提升、民生提标”新模式,建成占地面积3500亩的菌光互补产业园,形成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果品、生态养殖、光伏产业等五大特色富民产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级卫生镇、全国森林康养示范乡镇、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沛县 杨屯镇
沛县杨屯镇是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近年来持续深化微山湖沿线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打造东姚桥、刘屯、卞庄、彭官屯等省际边界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亮灯、通达、水畅、方便、美化”等十大改造提升工程,高质量举办“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聚焦移风易俗,积极发掘身边好人好事、身边模范典型,培育“杨屯好人”榜样,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睢宁县 双沟镇
睢宁县双沟镇以“空港枢纽+生态宜居”为定位,打造产城融合示范镇。创新“道德评选+积分制”,连续四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设立“千禧楼”、“追思堂”,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理念逐步融入百姓生活。建成省级生态灌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官路集中居住区,构建“党建+网格”治理体系,获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正以文明创建赋能乡村振兴,谱写现代化城镇新篇章。
贾汪区青山泉镇房上村
徐贾快速路之畔的贾汪区青山泉镇房上村,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家门口就业”探索致富路,带动富民增收,村民不出村就能挣到钱;“积分+网格”构建善治路,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明实践+”架起连心路,实践点遍地开花,移风易俗大厅引领文明新风尚。
贾汪区汴塘镇影山村
贾汪区汴塘镇影山村坚持“美环境、兴产业、育新风、提治理”,实施农房改善项目,打造影山农坊、展销直播大厅、积分超市,深化“十必联”群众工作法,以文明实践“夜模式”点亮影山人的幸福生活,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
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
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下辖3个自然村,人口2210人。该村以党建领航,创新“六六五三个一”党建工程,深挖产业潜力,2025年集体经济将突破百万。融合“三治”提升治理成效,以软实力与硬基础淳化村风。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等荣誉,绘就产业兴、治理优、民风淳的乡村振兴画卷。
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
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地处苏鲁两省四县交界,素有“湖西小延安,红色张后屯”的美誉。近年来,依托红色文化,形成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农旅体验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建成张后屯县委旧址陈列馆、地道战体验区、湖西民俗馆、红色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和生态观光园,走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先后获评江苏省文明村、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和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丰县师寨镇魏堂村
丰县师寨镇魏堂村近年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文明乡风浸润群众心灵、党员示范引领乡村发展、积分赋能助推文明乡风建设,让“文明之花”常开。先后获得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徐州市第二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示范建设评估优级等荣誉。
丰县范楼镇齐阁村
丰县范楼镇齐阁村以食品加工产业为核心,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央厨房产业园,推动三产融合,开发研学旅游、新型消费等新业态,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乡村画卷 。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工业旅游区、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等荣誉称号。
沛县大屯街道安庄村
沛县大屯街道安庄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多年来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带动宋庄、关庄、丰乐、徐汇周边4个村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滨湖画廊”,推动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建设“乡村大舞台”,举办独具苏鲁边界地域特色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崇德尚礼、文明守信、邻里和善、尊老爱亲”成为安庄新名片。
睢宁县姚集镇陈井村
睢宁县姚集镇陈井村由陈井、武庄、宋庄三村共建,占地493亩,含16个村民小组、1304户,配有综合服务中心、商业街等设施。近年来,陈井村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超50场次。同时,陈井村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架构,每年精心策划40余场活动,涵盖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充分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为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陈井村每年投入超10万元资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此外,还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30余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睢宁县庆安镇林庄村
林庄村位于睢宁县庆安镇西北部,辖3个自然庄、6个村民小组,近年来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创新成立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连续多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典型选树活动,积极构建"积分制+爱心超市"全员参与乡村治理新模式,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义诊义剪、文艺汇演等惠民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获评"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生动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文明底色。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大庙村
徐州经开区大庙村以千亩黄冠梨园促集体年收入超850万元,创新打造“乡村会客厅”模式,实施民生“十二惠”工程,推动多元共治。践行生态规划,建成文化中心、休闲公园,累计获评省文明村、全国妇联示范村等荣誉30余项。
新沂市瓦窑镇大山村
新沂市瓦窑镇大山村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影院定期播放红色电影,文化礼堂惠及民生福祉,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先后荣获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文明村、徐州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徐州市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地标”等称号。
新沂市邵店镇沂北村
新沂市邵店镇沂北村地处邵店镇西南部,因地处新沂河北岸得名。沂北村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引领,建成4座游园公园、1处文化礼堂,宜居宜业的乡村魅力和可观可感的村居品质鲜明突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森林村庄”、江苏省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等称号。
邳州市官湖镇石坝村
邳州市官湖镇石坝村东靠沂河,北依武河,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7亩,辖7个自然村。石坝村依托“十里黄金古道”景区,持续深挖“百年状元村”文脉,创新“文旅+电商”双线模式助农增收。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
邳州市岔河镇桥北村
邳州市岔河镇桥北村地处岔河镇核心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3171人。桥北村以文明创建和乡村治理为核心,实施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工程,完善“一站式”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