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院坝小舞台唱响“枫桥新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7:20 2

摘要:5月8日,小雨沙沙,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蒲板村传家屋基村民小组孙永奎的院坝里人气满满,锣、鼓、镲的脆响此起彼伏,其中的四位村民踏着鼓点出场:“老张老李别红脸,咱们坐下慢慢谈,要问矛盾咋化解?心宽!”最后半句刚收尾,院坝里便发出爽朗的笑声。

5月8日,小雨沙沙,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蒲板村传家屋基村民小组孙永奎的院坝里人气满满,锣、鼓、镲的脆响此起彼伏,其中的四位村民踏着鼓点出场:“老张老李别红脸,咱们坐下慢慢谈,要问矛盾咋化解?心宽!”最后半句刚收尾,院坝里便发出爽朗的笑声。

领头的表演者是54岁的小组长郑清美,他摘下草帽,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大吼一声道:“各自的台词和动作要记到起,有点卡壳就笑人咯。”

其他几名演员异口同声回答:“要得。”

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蒲板村党支部书记董泽兵发出感叹:“这个小组很和谐,小的矛盾纠纷就在这样的院坝小舞台的表演中化解了,我至少5年没到小组里调解过大的矛盾纠纷。”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如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郑清美说,他们的妙招有点多。

三句半里调纠纷,实在

在郑清美的摩托车后备箱里,常年装着三件“宝贝”:褪色笔记本,泛黄的《调解手册》和一部智能手机。笔记本中记录着128段原创三句半,《调解手册》标注着法律条文改编的顺口溜,智能手机里存着200多个村民笑意满满且有故事的视频。

2022年苞谷收获时节,村民老孙因误摘了邻居家的玉米而发生争执。

“你的地你自己不认识啊?掰了我的包谷,你要赔钱。”

“平时关系都还可以,怎么就因为这点小事起争执了哦。”来到事发现场,郑清美没急着劝架,反而在旁唱起新编的段子:“你争我抢伤和气,小小玉米不争气,为啥要伤邻里情?不值!”

看大家没有继续争吵,他随即掏出手机,播放之前无意间拍摄的两家玉米地的分界线,又灵机一动编出一段:“东头地块有大石,老孙玉米地里有,老陈家住道路旁,好识别!”

原本还剑拔弩张的双方,听了郑清美的三句半后,在笑声中握手言和。

“过去调解像救火,现在得把火种提前浇灭。”郑清美说,自己独创的“文艺预防调解法”让小组内90%的矛盾消弭于萌芽。

预防走在排查前。郑清美常将纠纷分类,编成《宅基纠纷劝和调》《彩礼新风三字经》。如今,郑清美还邀请矛盾双方共同参与三句半表演,在角色互换中促进理解。村民笑称:“吵着吵着成了搭档,哪还有脸继续闹别扭?”

麻将搭子上舞台,不闲

“听过郭仁美重病手术回家了,我们几个姐妹去看看她,如何?”

“那该去关心哦,带点啥子去好呢?”

......

2024年的一天,村民陈蓉的微信滴滴答答响个不停。几个要好的村民在商量去看望刚出院回家的郭仁美。

“对于病人来说,其实精神需要远远大于物质需求。”当郑清美听说此事时,他建议大家拍点流行的抖音短视频,让她多笑笑,勇敢面对病魔。

于是,陈蓉召集其他姐妹一起唱首歌,拍了一条抖音。大家亲切甜美的笑容给郭仁美很大的鼓励。

“乡亲们,今天蔡奶奶九十八大寿,都去她家热闹啊!”去年冬月初八,是98岁留守老人蔡婆婆的生日,随着郑清美的一声召唤,组员们都自发来到蔡奶奶家中庆贺。郑清美把手机架在堆有6层高的大蛋糕前。镜头里,年轻人用投影仪播放着连夜剪辑的祝福视频,在外务工的子女通过视频连线唱起生日歌,陈蓉等几个中年妇女跟着音乐在院坝中间扭起了舞蹈。

于是,“院坝小舞台”和一个名叫“快乐姐妹花”的乡村小组合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我们曾经是麻将搭子,现在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排舞蹈。”

冯志菊是“快乐姐妹花”成员之一,她说现在忙完农活后没空打麻将,两口子也很少吵架了。

短视频中录新风,新潮

2024年蒲板村建成了5G基站,郑清美发现手机上网的速度更快了,也更加喜欢刷短视频。

“别的农村能创作,我们村里也能创作呀。”郑清美有了将乡土改造成“短视频创作基地”的想法,想让外面的人瞧瞧我们村里的变化。郑清美说干就干,自费购置三脚架、补光灯,开始在网上学起《运镜技巧口诀》。这位仅小学毕业的老党员,硬是啃下了视频剪辑课程,带着村民拍短视频。

他的镜头里没有摆拍的“正能量”,而是捕捉生活的本真:留守老人用方言翻唱《少年》,返乡青年直播卖脆桃,孩童举着手机拍摄“我眼中的美丽乡村”。一条《瞧瞧我的农村生活》视频意外走红,其中“垃圾分类”篇用三句半唱道:“红桶湿来绿桶干,文明新风能换颜,要问谁家做得好?争先!”这条视频推动全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7%,比村里下发的二十份通知单都管用。

这种“云治理”模式激活了村民的自治热情。在郑清美创建的“蒲板村传家屋子”正能量话题,既有村民的歌舞,也有年轻人发布村务监督短视频。去年在村里的森林防火隔离带工程实施中,村民自发组建“云监工”群,用10多条短视频记录施工全程,倒逼工程质量提升。

“群众的眼睛成了最灵敏的传感器。”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本涤感慨道: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

今年三八妇女节时,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视频,在村民微信群收获上百个点赞;端午节包粽子大赛中,年轻人用慢镜头特写老人灵巧的手部动作;脆桃丰收节,无人机航拍的百亩桃林配上老把式们的川江号子,让在外打工的后生们看得眼眶发热。

郑清美笑着展示手机里标着“春耕特辑”“村晚幕后”的文件夹,他说:“现在大家拍视频记录日常的农村生活,比赶场还积极。”

在郑清美的治理账本里,记着一组特殊数据:文艺团队拍摄抖音视频的数量与矛盾纠纷数量呈反比曲线——当文艺团队拍摄的数量超过10个时,纠纷发生率归零。

与此同时,传家屋基小组的文化实践正在产生裂变效应,周边村民小组及附近的村庄也相继效仿,院坝小舞台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全村36户人家正在用手机镜头绘制一幅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图景。

郑清美摸着胸前的党徽说:“乡村振兴不是造盆景,而是种大田。要让每棵庄稼都长出自己的姿态。”

记者后记

“半句铿锵犁砚台,镜头摇醒百花开。舌尖不种是非籽,笑把春风丈量来。”如今,这个没有围墙的村民小组,用三句半的幽默化解戾气,用短视频的镜头凝聚共识,用院坝舞台激活自治基因,在新时代续写着“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当治理智慧从泥土中生长,当精神共富在乡野绽放,蒲板村传家屋基村民小组的实践证明:最朴素的创新往往最具生命力,最接地气的治理方能直抵人心。基层治理创新的密码,始终在于对“人”的尊重与理解。当新技术与老传统碰撞出火花,当小屏幕承载起大民生,一幅充满科技感又不失乡土味的现代乡村治理图景正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变革,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数字时代的生动诠释。

来源:七一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