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在卓同学校高中部青年教师“AI赋能课堂”技能大赛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中生物课在卓同高一6班的教室里热烈展开,课程的主题是“人类遗传病”,这堂课将AI技术融入其中,给传统生物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5月20日,在卓同学校高中部青年教师“AI赋能课堂”技能大赛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中生物课在卓同高一6班的教室里热烈展开,课程的主题是“人类遗传病”,这堂课将AI技术融入其中,给传统生物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一、课堂导入:AI开启思维之旅
课堂刚开始,胡老师播放了一段由AI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由亨廷顿舞蹈症引入,介绍了遗传病的概念,我国遗传病的现状及相关职业“遗传病咨询师”。然后,一场发生在遗传咨询室的“大戏”上演了:视频中几位本班同学分别饰演了“情侣”和“长辈”向“遗传咨询师”咨询家族中的苯丙酮尿症的问题,剧中的“长辈”利用AI搜索对后代的患病情况提出质疑,其余同学瞬间化身”吃瓜群众“。AI模拟的旁白声音在视频中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个家族的患病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遗传奥秘呢?”这个独特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热烈讨论起来,各种新奇的想法和推测不断涌现。
二、案例分析:传统方式中的AI启发
在案例分析阶段,同学们分组进行分析讨论,胡老师在案例的设计中融入了AI思维的启发。老师在讲解案例时,会提及AI可能给出的分析思路,引导同学们从更全面、更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学们积极交流,从不同角度剖析案例,这种传统与AI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拓展,对遗传病在现实中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课堂总结:AI式总结升华
临近下课,老师展示了由AI生成的关于本节课的总结,图文并茂。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和强化。
这堂融入AI元素的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课,巧妙地将AI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与教育融合的独特魅力。它打破传统课堂的一些固有模式,为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提供了有益的范例,有望推动更多富有创意和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人才助力。
来源:成都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