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偷偷纳妾,公主提刀上门,看了小妾一眼,因此诞生一成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7:07 2

摘要:说起东晋那段乱七八糟的历史,有个事儿特别抓人眼球:驸马桓温偷偷纳了个小妾,气得南康公主提刀上门收拾人,结果一看小妾那模样,愣是没下手,还叹了句“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就这么整出了“我见犹怜”这个成语。这故事听着挺带劲儿吧?一个公主,满腔怒火杀过去,最后却被小

说起东晋那段乱七八糟的历史,有个事儿特别抓人眼球:驸马桓温偷偷纳了个小妾,气得南康公主提刀上门收拾人,结果一看小妾那模样,愣是没下手,还叹了句“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就这么整出了“我见犹怜”这个成语。这故事听着挺带劲儿吧?一个公主,满腔怒火杀过去,最后却被小妾的美貌和气质给整服帖了。这可不是啥编出来的段子,是正儿八经的历史。

先说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她是东晋明帝司马绍的闺女,生在公元317年左右。那会儿东晋刚立国没多久,朝廷里乱成一锅粥。她爹明帝在位才三年就挂了,她妈庾文君是个硬气的女人,可惜后来碰上苏峻之乱,328年叛军打进建康,庾文君受了辱,没多久就自杀了。那年司马兴男才十岁左右,小小年纪就没了妈,还得眼睁睁看着家里乱成那样。她哥司马衍后来当了晋成帝,可这姐弟俩的日子一点儿也不好过。司马兴男从小就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公主,她练过武,还给自己整了个女护卫队,个个都能打,平时跟在她身边,挺有排场。这性子啊,又刚又烈,跟一般皇室女眷真不一样。

再聊聊桓温。这家伙是东晋的大腕儿,312年生的,谯国桓氏出身,家里也算有点底子。他爹桓彝是个官儿,结果328年也被苏峻那帮人给弄死了。桓温那会儿才十六岁,愣是憋着一口气,过了两年假装去吊丧,把仇人江播的仨儿子全宰了。这事儿干得狠,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桓温长得高大帅气,能打能说,脑子还灵。335年左右,他跟南康公主结了婚,当了驸马都尉,之后仕途就跟开了挂似的。他打仗厉害,脑子也好使,后来成了东晋的顶梁柱。不过这人也有毛病,史书上说他“待南康公主寡仁义”,意思是对老婆不咋厚道,俩人关系估计不太和谐。

最后说说李氏。她是成汉末代皇帝李势的亲戚,具体是妹妹还是闺女,史书没说清楚。李势生在301年,347年成汉灭国那会儿都46了,如果李氏是他妹,年纪差不多大;如果是闺女,估计二十多到三十岁。成汉是个小政权,在四川那儿割据了40多年,虽然不强,但也有自己的小日子。李氏打小在宫里长大,模样好,气质佳,懂礼数。可惜好景不长,347年桓温带兵把成汉给灭了,李氏就从皇室成员变成了战俘,被桓温带回东晋,塞进了府里当小妾。她这身份一落千丈,心里肯定不好受,但她那份沉稳和高贵的气度,愣是没丢。

这仨人凑一块儿,背景都不简单。南康公主是皇室血脉,带着点悲情和倔强;桓温是大将军,心高气傲;李氏是亡国之人,命苦但有骨气。他们的故事,搁在东晋那乱世里,就像一出大戏,接下来就得看这戏咋唱了。

347年秋天,桓温打完成汉回来,驻在江陵,威风凛凛。他不光带回了胜利,还顺手把李氏弄回家,当了小妾。这事儿他没敢声张,直接把李氏安置在府里后院一个清静的地儿。桓温知道南康公主那脾气,怕她炸毛,所以尽量瞒着,每天借口忙军务,跑去后院跟李氏待着。可他这人藏不住事儿,时间一长,衣服上的香味儿啊,回来时那疲惫又满足的模样啊,都让公主起了疑心。

南康公主那年三十出头,正当壮年。她平时穿得简朴大气,腰上总系着玉带,走路带风,气场十足。她手底下那帮女护卫也不是摆设,个个带刀,跟她一起风风火火惯了。最近她老觉得桓温不对劲儿,府里下人也不敢多嘴,但私底下嘀咕,说后院多了个来路不明的女人。公主心里跟明镜似的,忍了几天,终于憋不住了。一天早上,桓温刚出门,她就叫来贴身侍女,问了个清楚。侍女支支吾吾,最后还是招了,说是成汉来的女人,被将军带回来的。公主一听,火气蹭蹭往上窜,手都攥出汗了。她二话不说,下令护卫集合,自己抄起一把短刀,带着人就往后院杀过去了。

那天是秋天,太阳不晒,风还挺凉。公主一身轻甲,手里刀闪着寒光,带着十几个护卫,直奔后院。府里的人见这架势,全都躲得远远的。后院那儿挺安静,门口有几棵竹子,屋里光线柔和,透着点暖意。李氏那会儿正坐在窗边,手里拿把木梳,慢慢梳理头发。她头发黑得发亮,皮肤白得晃眼,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沉稳劲儿。公主推门进去,李氏听到动静,转过身,看见一帮人气势汹汹地进来,愣了一下,但没慌。她放下梳子,站起身,动作不紧不慢。

公主盯着李氏,手里的刀攥得死紧,眼神跟刀子似的。李氏低着头,站得笔直,没吭声。公主往前迈了一步,护卫们都大气不敢出。屋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李氏抬头看了公主一眼,眼里没害怕,反倒有点悲凉。她站那儿,像棵挺直的树,风吹不倒。公主本来满肚子火,可看着李氏那模样,想起自己小时候那堆糟心事儿,又想想李氏这亡国之人,心里那股气不知不觉就散了。她手一松,刀掉地上,响了一声。她走过去,轻轻抱了抱李氏,叹了口气,说了句“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说完就走了,留下一屋子人发愣。

公主回去后,把刀交给护卫,让她们以后照看好李氏,别让人欺负。这事儿就这么平了,李氏在府里站稳了脚跟,公主也没再提刀上门。俩人后来的关系,反倒挺融洽。

这事儿过去后,南康公主跟李氏处得还挺好。公主没再揪着桓温纳妾的事儿不放,反而挺护着李氏。府里的人都看出来了,公主虽然脾气大,但心不坏,对李氏那份亡国之苦感同身受。俩人没事就一块儿待着,李氏那份聪明和沉稳,公主也挺欣赏。桓温见家里没闹起来,反倒松了口气。他还是老样子,忙着打仗弄权,对这俩女人也没啥意见。

桓温平了成汉后,名气更大了。朝廷给他封了个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弄了个临贺郡公的爵位,算是东晋的实权人物。之后几年,他一门心思北伐,想把中原收回来。356年他打下洛阳,风光了一阵子,可惜补给跟不上,又退了回来。369年他又试了一次,结果被前燕的慕容垂给收拾了,名声掉了一截。不过他这人野心不小,仗打得不顺,就开始盯着朝堂。371年他搞了个大动作,逼着晋废帝司马奕下台,扶了简文帝司马昱上去,想当幕后老板。可惜王家、谢家那帮老狐狸不买账,他一直没爬到顶。373年,他在姑孰病死了,61岁。朝廷追封他丞相,谥号宣武公,葬礼搞得挺隆重。

桓温死了,南康公主咋样,史书没多写。她可能是回了建康,靠着公主身份过日子。她这辈子,既有提刀上门的狠劲儿,也有放手怜人的心,挺不容易。李氏的下场也没啥记载,估计就在桓温府里待着,安安静静地过完后半辈子。

“我见犹怜”这成语后来就传开了,意思是看见个女人长得好看,忍不住心生怜惜。这词儿不光是从南康公主嘴里蹦出来的,还带着点乱世女人的味道。公主的火气,李氏的稳当,都让人觉得这世道真不简单。她们的故事,不光是家里那点事儿,还透着人性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来源:春燕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