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otatercept是一种新型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作用于PAH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2025年美国胸科学会年会(ATS 2025)上公布的多项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显著降低PAH患者的死亡风险、提升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方面的持续获益,且长期治疗期间安全性可控。为
Sotatercept是一种新型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作用于PAH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2025年美国胸科学会年会(ATS 2025)上公布的多项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显著降低PAH患者的死亡风险、提升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方面的持续获益,且长期治疗期间安全性可控。为深入解读这些研究成果对PAH临床实践的潜在影响,本刊特邀上海市肺科医院王岚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她对Sotatercept最新数据的见解与思考。
王岚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循环科主任
上海“浦江人才”
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肺血管病专业组成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心血管精准医学与罕见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
主要从事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迄今发表SCI论著20余篇,包括高影响因子期刊AJRCCM、Radiology等;主持国自然、申康新三年、上自然等科研项目
《国际循环》:本次ATS会议上公布了一项STELLAR和SOTERIA联合分析,结果显示Sotatercept组患者的死亡风险较安慰剂显著降低(HR=0.17)。这一结果是否可能改变目前PAH的治疗目标或策略?
王岚教授:
Sotatercept组死亡风险较安慰剂下降83%
这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STELLAR和SOTERIA两项研究的联合生存分析结果令人振奋——Sotatercept可将PAH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83%(图1)[1]。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这一结果都是极大的鼓舞。
图1. Kaplan-Meir Plot:死亡率下降83%(sotatercept vs安慰剂)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并不乐观。回顾历史,在靶向药物缺乏的时代,肺动脉高压曾被称为“心血管的癌症”,预后极差。早期数据显示,中位生存期甚至不超过3年。随着靶向药物的发展,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再到如今新型生物制剂的出现和应用,PAH患者的生存预后也在不断改善。
此次联合分析的长期生存数据显示,Sotatercept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此前ZENITH研究也显示,即使在重症患者中,Sotatercept也能带来明显生存获益[2]。此次多项研究汇总的生存数据显示,接受Sotatercept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幅度非常显著,尤其是在高危患者群体中,即使已经接受三联甚至四联治疗,Sotatercept仍能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
在STELLAR研究中,Sotatercept较安慰剂使临床恶化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84%(HR=0.16;95%CI:0.08-0.35;P
图2. STELLAR试验中的绝大多数受试者入组至SOTERIA试验
创新统计分析方法保障临床伦理和研究科学性
为了避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因对照组患者中途换用Sotatercept而导致两组生存期差异被“稀释”的问题,研究使用了秩保持结构失效时间(RPSFT)模型进行统计(图3),兼顾了临床伦理与研究科学性,既保障了对照组患者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又保留了对药物长期生存效应的评估能力。因此,可以提供相对直接的证据支持Sotatercept对生存率的显著改善作用。
图3. RPSFT:用于评估转换治疗的标准方法
在整个研究期间,Sotatercept组仅发生3例死亡(1.8%),而安慰剂组则高达11例(6.9%),两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1]。这一结果无疑为未来PAH的治疗策略带来了深远影响。
Sotatercept可作为治疗后未达低危患者的升级治疗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远期生存获益
目前来看,无论是在重症还是高危的PAH患者,亦或是在接受初始治疗后仍未达到低危状态的患者中,Sotatercept都有潜在的治疗窗口。特别是那些接受联合治疗3个月后,经风险评估仍未达到理想功能状态的患者,Sotatercept可作为升级治疗的选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心功能和远期生存获益。当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真实世界数据来优化治疗方案。但可以预见的是,Sotatercept的出现将重塑PAH治疗格局,让更多患者不仅能"活得更久",更能"活得更好"。
《国际循环》:本次年会公布了基于PULSAR、SPECTRA、STELLAR和SOTERIA四项研究的Sotatercept长期安全性汇总分析结果。您如何看待这一结果对临床长期用药的指导意义?
王岚教授:
Sotatercept作为全球首个针对PAH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可重新平衡促增殖和抗增殖信号,改善血管重塑,为PAH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任何创新疗法的广泛应用都离不开对其长期安全性的全面评估,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这项基于四项研究的汇总分析覆盖了431例接受Sotatercept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最长随访达6.2年,总暴露时间达1207人年。总体看来,Sotatercept整体耐受性良好,患者很少因不良事件而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仅有少数患者停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出血相关事件,包括鼻出血、咯血和消化道出血,但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极低。毛细血管扩张、血红蛋白增高和头晕等非特异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图4),且未随随访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图5)[4],提示其安全性随时间保持稳定,为临床医生在制定长期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患者的运动能力(6MWD)、NT-proBNP水平和WHO心功能分级在2年内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4]。这些数据表明,sotatercept的良好获益-风险特征在长期治疗中一直存在。
图4. 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报告发生率
Sotatercept比传统靶向药物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对于重症患者,尤其是需要使用非口服前列环素类药物的患者,其副作用较为明显,在剂量递增时常伴随注射部位反应、腹泻等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静脉或吸入给药,增加了患者的使用负担。相较之下,Sotatercept的不良反应谱更为温和。ZENITH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Sotatercept不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国际循环》:真实世界中的患者情况较试验更为复杂。本次年会公布了Sotatercept在肺静脉闭塞病(PVOD)、系统性硬化症相关PAH及复杂背景人群(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HIV)的疗效数据。这些结果对临床实践有何启示?
王岚教授:真实世界研究对我们理解药物在更广泛人群中的表现至关重要。此次ATS会议上公布的个案报告和小型队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信息,让我们看到了Sotatercept在复杂临床场景中的潜力,这无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也让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肺静脉闭塞病(PVOD)作为罕见病,目前尚无批准治疗药物,肺移植往往是唯一选择。一项纳入5例患者的病例研究表明,Sotatercept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心功能、6MWD和低氧状态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2例计划进行接受肺移植治疗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从移植名单中移除[5]。这一结果尤为珍贵,提示Sotatercept可能成为PVOD患者新的治疗选项。
此外,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罹患肺动脉高压的风险约为12%~15%,此类患者对扩血管治疗耐受性差,预后不佳。病例报告显示,1例已接受充分治疗的系统性硬化症相关PAH患者,在接受Sotatercept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改善(mPAP从60 mmHg降至36 mmHg,PVR从26 WU降至5.88 wU),并成功停用曲前列尼尔且回归正常工作[6]。这提示识别那些“超强反应者”表型将有助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印第安纳大学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纳入了包括HIV、甲基苯丙胺相关PAH、未手术矫正的先天性心脏病等特殊人群,这些人群在既往的三期临床研究中没有数据。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同样从Sotatercept治疗中获益,不仅可显著改善PAH严重程度,且副作用较少[7]。这些数据表明,Sotatercept在真实世界中展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治疗反应,尤其对于传统RCT研究中未涵盖的复杂人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小结
Sotatercept作为一款新型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在多项关键研究中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长期生存获益,降低死亡风险、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功能状态方面表现突出。随着真实世界数据的积累,Sotatercept在复杂人群中的应用前景也日益明朗。
在中国,Sotatercept已于海南博鳌启动使用,初步经验表明其在重症及中高危PAH患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局部注射反应轻微。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以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使更多PAH患者获得高质量的长生存。
参考文献
[1] Tanvee Thakur, et al. 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on Sotatercept: An Analysis of STELLAR and SOTERIA Trials. ATS2025, Right Ventricular and Pulmonary Vasculature, Health and Disease. May 19, 2025.
[2] Humbert M, et al. Sotatercep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t High Risk for Death. N Engl J Med. 2025 Mar 31.
[3] Hoeper MM, et al. Phase 3 Trial of Sotatercept f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23 Apr 20;388(16):1478-1490.
[4] Ioana R. Preston, et al. Long-Term Safety and Exposure-Adjusted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From Pooled Sotatercept Studies (PULSAR, SPECTRA, STELLAR, and SOTERIA). ATS2025, Right Ventricular and Pulmonary Vasculature, Health and Disease. May 19, 2025.
[5] Olga Romina. Gomez Rojas, et al. Sotatercept Improves Hypoxia and Clin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Venous Occlusive Disease. ATS2025, Right Ventricular and Pulmonary Vasculature, Health and Disease. May 20, 2025.
[6] Danielle Weinberg, et al. (Poster Board # P1431) Sotatercept Super-responder: Rapid Righ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Systemic Sclerosi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TS2025, Right Ventricular and Pulmonary Vasculature, Health and Disease. May 20, 2025.
[7] Nathan Markus, et al. (Poster Board # 504) Early Outcomes of Sotatercept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TS2025, Right Ventricular and Pulmonary Vasculature, Health and Disease. May 21, 2025.
来源:国际循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