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辽宁、江苏两省相继发布药品降价通知,涉及KRAS G12C、RET等多个靶点创新药。
1
辽宁江苏创新药大降价或备战医保谈判
近日辽宁、江苏两省相继发布药品降价通知,涉及KRAS G12C、RET等多个靶点创新药。
辽宁省将信达生物(01801.HK)与劲方医药联合开发的氟泽雷塞片(KRAS G12C抑制剂)价格从24900元降至18600元,降幅超25%;
江苏省则调整938个药品价格,礼来塞普替尼胶囊(RET抑制剂)降幅达43%至18600元,安斯泰来吉瑞替尼片(FLT3抑制剂)降价近50%至34273元。
市场分析认为,此次降价潮既包含常态化挂网联动调整,也折射出创新药企为冲刺医保谈判主动让利。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38种全球首创新药进入目录,推动医保目录调整机制持续优化。
2025年目录调整将提前至9月完成,并首次实施"预申报"机制,允许5月底前获批新药参与评审。
目前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已有142个2024年7月后获批新药待审,行业预测今年谈判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政策层面,丙类目录与商业保险衔接的探索,或将重塑创新药支付格局。
2
科技创新转化提速
医疗健康领衔教授创业潮
2025年前四月,中国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业融资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159位教授及科学家通过创业获投总额达118亿元,其中医疗健康领域以44起融资蝉联最热赛道,临床专家主导的8家企业单笔融资最高达亿元级。
从地域分布看,江苏、北京两地集聚效应显著,分别诞生14家和11家科研创业企业,广东、上海各占6家,三省两市合计贡献超七成项目。
这与江苏省近期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单列管理等政策密切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临床科研专家正成为医疗创业新生力量,如上海某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领衔的细胞治疗项目近期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三年数据显示,医疗健康持续领跑科研创业赛道,占比稳定在28%-31%之间。
2024年该领域101起融资吸引281.5亿元投资,同比增幅达22%。
政策层面,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与丙类目录探索为创新药械商业化提供通路,山东等省试点的"先使用后付费"模式也降低成果转化门槛。
随着十一部门"携手行动"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延续医学创新转化生态日益完善。
当前142个新获批药物中,超三成来自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包含信达生物(01801.HK)、科伦博泰等企业管线。
业内预计,2025年医保谈判启动后,更多教授创业项目将通过资本市场加速价值兑现。
3
四月药品审评:6品种纳入优先通道 化药占比超八成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2025年4月药品审评数据显示,当月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1168个品种,完成审批1131个品种。
在优先审评领域,6个创新药物被纳入快速通道,其中5个为化学药,1个为生物制品,涉及儿童用药及附条件批准等特殊审评情形。
申报情况显示,创新药研发热度持续攀升。
1类创新药受理量达147个品种,同比增23.53%。
涵盖诺诚健华医药科技的卓乐替尼片、百济神州的索托克拉片等临床急需品种。
中药创新药领域,以岭药业的芪桂络痹通片等4个品种申报上市。
生物制品创新药则包含康乐卫士(昆明)的三价HPV疫苗等重磅品种。
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扩容至10个,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实体瘤等重大疾病领域。
默沙东的Clesrovimab注射液等6个生物制品入选,显示出生物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突破。
当前审评数据揭示,我国药品研发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占比提升至16.3%,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个百分点。
来源:医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