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东大大幅抛售了18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7654亿美元。
其实绝大多数人对形势的判断都错了。
从加征关税、技术围堵、制裁企业,到不断叫嚣“脱钩”。
大家都以为是懂王带着美国想要和我们断绝关系。
但最近一件事,揭开了真相。
今年3月,东大大幅抛售了18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7654亿美元。
这是东大自2000年跻身美债前两大持有国之后,25年来首次退居全球第三,被英国反超。
减持美债,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信号,它意味着此刻——
不是美国在和东大脱钩,而是东大,正在悄悄与美国脱钩。
曾经,我们一直是老美最坚定的“债主”。
时间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华尔街风雨飘摇,但当时我们选择坚定地支持美国国债——
持仓规模一度突破1.3万亿美元,规模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撑起了美元信用。
但风向,从2015年开始变了。
对美元体系的信任,不再是无条件的;
对外汇储备的构成,也不再是一成不变。
于是,美债持有比例从高点回落,中国开始温和但持续地减持美债。
持有比例从2015年震荡下行,2022年4月跌破1万亿,2024年跌破8000亿。
但在东大抛售美债的同时,海外资金却在疯狂买入美国国债,
3月份,海外资金买入美国国债的单月净流入为1618亿美元,是2月的1.5倍。
其中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近300亿美元,达到7790亿美元;
日本3月增持了199亿美元,把仓位推高到11878亿美元,稳坐第一大海外债主宝座。
所有人都在奔向“美元资产”,只有东大,选择调转船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第一个原因是:
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元信用开始出现问题。
自从4月特朗普点燃新一轮关S战开始,美股、美债、美元就开始同步下挫,形成股债汇三杀的局面。
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债收益率的数据:
4月初,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4.17%;
4月11日攀升至4.48%,达到2月21日以来新高。
到了这个月,收益率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4.62%。
很多人搞不懂美债收益率的逻辑,会以为美债收益率越高,对买家越有吸引力。
但其实这个看法是错的。
美债收益率的本质,其实是市场对未来风险的定价。
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有人在疯狂抛售,意味着价格在下跌,意味着没人愿意“接盘”。
就在前两天,美国财政部20年期国债标售数据出炉,本次发行的最高中标利率达到5.047%,较预发行利率5.035%高出约1.2个基点,投标倍数也从近六个月平均水平2.57下降至2.46。
投标倍数低,说明市场买美债的意愿并不强;
中标利率高出预期,说明大家觉得风险大不愿意接盘,得靠高利率吸引买家。
那为什么市场现在会认为美债存在风险?
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财政实力大大下降,赤字越来越大,债务还息能力存疑。
今年6月,美国财政部将面临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借新还旧”——当月到期债务高达6.5万亿美元,占全年70%以上。
而这批债大多是五年前疫情期间以超低利率发的,现在要用接近5%的利息去置换1.8%的债,光利息就得多掏两千多亿。
老美政府的财政收入现在根本不够还老美每年的债务本金和利息的,除了继续加大债务规模没有其他办法解决。
不断增加的债务,再加上懂王变来变去的处事风格,美国人的信用,早就已经在破产边缘。
最近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就是一个信号。
我们选择抛售美债的第二个原因在于:
两国的冲突已经不可调和。
既然美国的信用出现了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要减持,英国和日本还在增持呢?
原因很简单,英国和日本是美国的小弟;
说白了,现在美英和日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家是共进退,但中美之间有竞争。
老美想要产业回流,想要重振产业。
那谁是此刻世界的产业第一大国?是我们
所以老美想要产业回流,就得和我们竞争,把我们得产能挤走;
此外,老美的金融资本有资本自由流动的需求,希望在我们这里自由出入,但我们又有资本管控。
双重矛盾之下,我们肯定要做好随时面对对方出手违约的准备,尤其是懂王任期内。
要知道,当年俄罗斯也是美债持仓大户,巅峰时超1700亿美元。
但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主导的金融制裁几乎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海外资产,美债持仓迅速清零。
就算你是债主,你也不能拿回属于你的钱。
金融都是有立场的。老美的信用,不是“永远可靠”。
大鹅的教训就在眼前,我们肯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减持美债就是一个典型的预防措施。
抛售美债之后,谁在补位美债?
答案是黄金。
过去六个月,东大央行已经连续加仓黄金储备,4月底达到7377万盎司,成为全球最活跃的黄金买家之一。
抛美债买黄金,我们不要把他当做是短期的避险行为,而应该把它当做是资产配置层面的战略重构。
因为承接美债,其实就是在承接美元贬值的铸币税。
过去,我们是向老美输出商品货物,换来不断超发贬值的美元,其实就是在给美联储交铸币税,帮他们补贴美国老百姓;
现在,我们把储备从美元变成黄金,其实就是把筹码从“信用资产”转移到“实物资产”。
因为黄金本身数量有限价值恒定,是一个不会不断贬值的价值资产。
而且这个过程,不是只有我们在做,全球也在响应:
全球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的潮流正在加速,而美元资产的避险地位,却在慢慢下滑。
这不是巧合,这是信号。
不仅是对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信号,对我们个体而言也是一个信号。
国家队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你应该要开始思考:
自己的财富,还是否过度依赖一个潜藏风险的货币体系?
对于我们来说,在国家队主动脱钩的背景下,有几个方向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是黄金。
不要把黄金当做短期炒作,而要把他看作是长期抗风险的压舱石。
央行都在买,说明它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
黄金不只是“贵金属”,而是对冲美元不确定性的战略资产。
其次是优质中国资产。
当外部环境动荡不安,而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真正的机会往往就在“被低估的基本面”里。
比如那些和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板块,比如科技自主、能源安全、制造升级、消费回暖。
还有就是要资产多元化和币种分散。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不只是投资常识,而是未来全球资本生存的底线。
要重点可以关注港币、黄金、REITs等资产的组合配置。
当然,也别忘了更重要的一点——
真正的“底层资产”,是认知。
你看得越远,越容易不被风浪裹挟,才更容易把握周期脉搏。
尤其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投资从来不是买了什么,而是你能理解多少,能掌握多少信息差。
为了帮大伙补上市场的信息差,让大家提升现阶段对资产配置的认知,我们准备在最近组织一场免费的闭门直播。
现阶段要如何配置自己手里的资金?
哪些资产有较高的收益率?哪些资产能够稳定保值?哪些资产既能稳定保值又有实现高收益率?
来源:说话的胖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