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莆田市现辖54个镇街、973个村居,农村常住人口115万、农村党员8.1万人。近年来,莆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壮大先锋服务队、村居服务队、产业服务队、片区服务队“四支队伍”力量,汇聚乡村大合力
莆田市现辖54个镇街、973个村居,农村常住人口115万、农村党员8.1万人。近年来,莆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壮大先锋服务队、村居服务队、产业服务队、片区服务队“四支队伍”力量,汇聚乡村大合力,跑出振兴加速度。莆田市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作交流。
全链条管理激励
激发振兴队伍活力
市委书记带头蹲点调研、点题破解,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着力选优、育强、留好乡村人才队伍。
分层分类“选”。注重从乡村能人等中培育207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2367名其他村“两委”后备力量,做强先锋服务队;统筹7800多名“三官一律”等力量,组建“一村居一支服务队”;发动龙头企业等党员技术骨干,组建24支专业化产业服务队;抽调各领域党组织286名党员干部到65个跨村联建片区党委挂职服务,形成片区服务队。
健全机制“育”。制定加强村居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九条措施,出台挂钩联系服务村居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运用“全市一张图”对干部力量进行精准画像、精确到人,并作为年度考核、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结合开展村主干乡村振兴产业专题培训,将四支队伍纳入培训范围,组织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提升履职能力本领。
多方激励“留”。市、县财政增加投入1600万元,全市村居干部基本报酬普增10%。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每年提取15%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进行差异化奖补。每季度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晾晒比”活动,对先进村居予以10万元以上资金奖励,推动互学互鉴、比学赶超。
“三官一律”下沉社区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多元化联动共建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采取结对共建、派驻帮扶、重点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一线工作力量,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基层党组织联合抱团。107个市直单位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包村领导调度、服务队员报到”工作机制,解决发展清单问题2200多项。实行驻村第一书记“隶属一村、巡回组团”联动帮扶,100多个同类产业村党组织成立产业联盟,实现资源互利互补。
产业链党建联动共赢。整合院校专家等技术力量,定期组织服务队进村入户指导,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服务。以果蔬、休闲文旅等四类产业为试点,推动31个金融科研机构开展党建联建,采取“村党支部点单+产业服务队接单”模式,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驻外党组织联建帮扶。开展驻外党组织“联农带农合作共富”等活动,策划实施25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建立41个产业直播基地,全域打造“一村一品”。2024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超20万元的村数同比增长14.6%。
全市枇杷产业村签订联建共建协议,推动枇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立体式协同作战
提升乡村治理合力
实行职责任务清单管理,真正让资源力量沉下去、用得好,凝聚起要事共商、工作共推、难题共解的治理合力。
点上有党员。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在单元”,设立1768个网格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建立162个“吃茶话事”“议事小方桌”等服务队议事点,化解各类矛盾问题2000多个。
线上有组织。打造6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2条示范带,选派党员干部担任片区党委第一书记,每条示范带由1个市直部门牵头,非公企业等5类党组织挂联服务,组建893支联村服务巡逻队,采集、调解、解决问题2.1万多件。
面上有标杆。常态化“练兵比武”,开展服务队“网格互赛”“片区竞跑”等活动,引导村主干、服务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绩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党支部“达标创星”等示范创建,10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仙游县菜溪乡溪边村党支部利用特色古迹设立议事点,廊桥成了政策宣讲、民情交流的别样“民意窗口”。
来源:莆田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