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将民法典宣传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机结合。5月23日,市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薛翠峰、民一庭庭长李玉荣等一行人在临县青凉寺乡寄宿制小学开展“‘典’亮童心 ‘法’护成长”系列活动,通过"
2025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将民法典宣传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机结合。5月23日,市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薛翠峰、民一庭庭长李玉荣等一行人在临县青凉寺乡寄宿制小学开展“‘典’亮童心 ‘法’护成长”系列活动,通过"送法进校园+普法进乡村"的双轨模式,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推动乡村法治建设。
民一庭干警任娅娅精心设计互动式法治课程,以"生活中的民法典"为主线,通过"监护制度解析""儿童权益六重保护""校园安全防护"三大板块,运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可感。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法治种子悄然播撒。
创新开展"法治+"特色活动,"水果蹲"游戏融入法律术语记忆,"情绪彩虹涂鸦""情绪传递"引导心理健康表达,市中院特别准备"法治成长礼包"作为游戏奖励,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活动带来的欢乐。
薛翠峰代表市中院向全校学生赠送夏季校服,提前送上儿童节的祝福。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既传递司法温度,更寄托对乡村学子"与法同行"的殷切期望。
市中院的干警们在青凉寺乡设立了法律咨询台,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张贴主题海报。现场解答了土地承包、婚姻继承等热点问题,以本地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效果,帮助村民提升法律意识,保障自身权益。
市中院联合青凉寺乡政府、学校师生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以"法律+心理"双维保护为切入点,共商对策,形成保护共识。
薛翠峰强调,要创新普法形式,采用"法治动漫展播+情景剧演绎"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条款转化为生动案例。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情感关怀和普法教育,强化司法保护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衔接,形成"问题发现-分类处置-跟踪回访"的工作闭环。要构建心理关爱体系,联合法院、乡妇联、社工组织、心理专家,以心理健康筛查、团体辅导、个案跟踪等多种方式,为儿童健康成长构筑立体化防护网络。
此次主题活动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通过“送法到校园、普法到乡村”,不仅强化了师生的法治意识,也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未来,吕梁中院将持续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和未成年人保护力度,为儿童健康成长和乡村法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吕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