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体验啤酒的多种玩法,到四川成都“东郊记忆”文化园区赶时尚潮流,在内蒙古伊利健康谷景区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蜕变,到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手工自制一碗又香又臭的螺蛳粉……作为融合发展新业态,工业旅游正以独特魅力蓬勃发展,在丰富人们出游体
螺蛳粉文化展览馆一隅
在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体验啤酒的多种玩法,到四川成都“东郊记忆”文化园区赶时尚潮流,在内蒙古伊利健康谷景区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蜕变,到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手工自制一碗又香又臭的螺蛳粉……作为融合发展新业态,工业旅游正以独特魅力蓬勃发展,在丰富人们出游体验和内涵的同时,也传递着工业文化的魅力。
工业厂区成为“诗与远方”
工业和文旅的“双向奔赴”,是传播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工业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途径。
各地不断挖掘工业旅游价值内涵,探索工业旅游创新途径,使厂区变成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柳州的螺蛳粉为什么那么让人“上头”?柳州人嗦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之前?螺蛳粉还能玩出多少新花样?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每天除了产销400万袋螺蛳粉,这里还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和研学者。游客可以透过工厂游览通道,清晰看到螺蛳粉从原材料清洗、分拣到烹制、包装的全过程;产业园的文化展示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柳州人与螺蛳粉的不解之缘;在自助餐厅,还能亲手制作一碗螺蛳粉。“为一碗粉赴一座城”成为柳州旅游“出圈”的流量密码。
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的湖南省,通过工业厂区与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湘钢文化园、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湘窖生态文化酿酒城等工业旅游项目,让厂区变景区。如今湖南拥有6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11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处处芳华、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局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表示,我国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工业类博物馆714家,包含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水电设施、矿山、码头港口、工业街区与景观等多种类型,可从“可观、可玩、可学、可购、可闲”5个角度进行探索和延展。
创新推动工业旅游迭代更新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驱动工业旅游要素发生着重要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琰说,工业旅游正在从单一的文旅新场景、新业态转变为与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双向奔赴”;从“说走就走”的走马观花转变为“蓄谋已久”的沉浸式体验;从城市空间展示和利用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面对这样的变革,工业旅游企业和景区也在不断探索融合新路径、创造新场景、培育新动能,实现工业旅游的迭代更新。
“‘来了还想再来’是许多游览过伊利健康谷游客的共同感受。”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黄成说,伊利的工业旅游已经走过了20年。当前,伊利工业旅游4.0篇章已经拉开序幕:伊利健康谷项目整合了草原乳文化博物馆、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健康谷智造产业园、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出工厂即活态博物馆、生产场景即旅游风景、品牌产物即旅游商品等全新旅游发展体系。
2023年,成都“东郊记忆”迎来了近千万人次的游客热潮,其中外地游客和年轻游客占比过半。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景区运营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芷萱说,园区紧盯新国潮、新文创为特征的新消费趋势,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东郊记忆”的一大特色。李芷萱举例,园区的原创沉浸式汉唐宋文化餐秀“蜀宴赋”,开业3个月接待消费者3万人次,从线上的话题升温到线下的预订爆满。此外,园区还积极引入中国原创头部科幻IP,包括三体沉浸式艺术展、科幻大会等,形成以音乐展演、数字文创、国潮时尚为主赛道的国际时尚产业园。
未来旅游发展的富矿
工业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不仅具有旅游发展潜力,同时也能为工业发展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创新性和增长点。
“每一次场景、业态的创新都能为工业旅游带来收入。”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方说。他介绍,青岛啤酒将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新玩法不断融入工业旅游中,开发了剧游《觉醒的酿造师》等,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与好评,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2020年,青岛啤酒将青啤人世代守护的百年德国啤酒酵母揉进面团烤成面包,并开办了第一家面包坊,当年营业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开启了青岛啤酒博物馆工业旅游的崭新篇章。
在柳州,工业旅游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每到周末节假日,柳州工业博物馆都会迎来不少参观者。今年国庆假期,柳州工业博物馆日接待量超3万人次,位列广西博物馆之首。以柳州工业发展为题材创作的音乐剧《致青春》从2021年首演至今,累计开展全国巡演73场,成为柳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螺蛳粉文化旅游的不断壮大也赋能了该产业的发展,2022年,广西柳州螺蛳粉的文旅特色品牌宣传推广活动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带动螺蛳粉产业年销售收入达600多亿元。
2023年,柳州接待国内旅游8066.5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83.89亿元,增速位居广西前列。柳州钢铁、五菱汽车、柳州螺蛳粉这些工业资源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来源:敦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