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三产融合绘就“药香富民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20:53 2

摘要:以西10公里的河南顺势药业生产车间里,蓝色玻璃瓶碰撞的清脆声与全自动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声共鸣,一盒盒“健儿消食口服液”包装成箱。

5月23日,在嵩县城关镇的丹参种植基地内,4000亩梯田在晨光中泛着紫浪,微风拂过,丹参花与中药材的芬芳交织。

以西10公里的河南顺势药业生产车间里,蓝色玻璃瓶碰撞的清脆声与全自动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声共鸣,一盒盒“健儿消食口服液”包装成箱。

基地以东5公里的中原药谷科创园内,科研人员正通过显微设备观察柴胡种质资源的基因图谱。

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实验室,嵩县构建起“种植-加工-研发”的全产业链条,中医药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嵩县丹参基地(资料图)

走进城关镇叶岭村丹参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正指导村民栽种丹参苗。“近年来,我们推广了GAP标准化种植,现在亩产可达1500公斤,按每公斤4元的保底价计算,农户每亩净收益4000元左右。”董广聚的兴奋溢于言表。

自2021年叶岭村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来,该村丹参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几百亩扩展至2500亩,带动周边16个村形成20公里丹参产业带。

2024年10月,叶岭片区万亩丹参基地推广“六个统一”GAP种植标准,建设数智化5G溯源系统,实现从种苗到销售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以前种植靠经验,现在靠科技。GAP数智化平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和病虫害,产量和品质双提升,药农再也不愁销路。”董广聚说。

顺势药业药丸生产(资料图)

在河南顺势药业生产车间,健儿消食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正加紧生产。企业副总经理何晓栋介绍:“去年,我们定向收购GAP标准丹参,原料品质提升带动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政策支持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2020年以来,顺势药业累计享受减税降费数百万元,并将资金投入生产线升级和研发,新增中药制丸机等设备,产能日益提升。

“我们通过加强中药创新,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开发具有临床优势的中药产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何晓栋说。

中原药谷研发实验室(资料图)

自2023年12月省科学院与嵩县共建中原药谷以来,这里已吸引16个院士团队入驻,建成7个创新中心,涵盖种质资源、中药医美、干细胞工程等前沿领域。

科创园的“白僵蚕综合开发”项目尤为亮眼。通过菌种僵化技术,桑蚕转化为药用价值更高的白僵蚕,每亩产值增加3200元左右,带动约2.3万亩桑园转型升级。

“我们正研发白僵蚕医美面霜和中药制剂,预计2025年底投产。”此外,园区还将推动中药非药用部位利用,如将丹参茎叶提取物用于畜牧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

嵩县中医药产业的“铁三角”模式——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研发创新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2024年,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6万亩,产值突破70亿元,丹参、柴胡等“六朵金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覆盖10万农户。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嵩县以中医药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全局发展。正如董广聚所言:“产业兴旺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乡村振兴的路子就越走越宽。”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