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土安全部终止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 (SEVP) 认证。国土安全部表示,目前哈佛大学除不能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战略
美国国土安全部终止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 (SEVP) 认证
据美国土安全部5月22日消息,美国土安全部终止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 (SEVP) 认证。国土安全部表示,目前哈佛大学除不能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法国举行第八届“选择法国”峰会,投资项目额突破400亿欧元
据法国经济财政、工业和数字部5月21日消息,法国举行第八届“选择法国”峰会,投资项目额突破400亿欧元。本次法国2025年峰会主要投资集中在能源、农业、人工智能、量子等领域。重大投资包括:加拿大资管公司布鲁克菲尔德宣布将在法国投资100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MGX 与 Bpifrance、Mistral 、NVidia 合作将在法国投资85亿欧元,建设AI园区,包括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等设施;Prologis投资 64 亿欧元在巴黎建设四个数据中心;Digital Realty 公司宣布投资23亿欧元,在马赛等地建设数据中心。
信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晶体管,有望使计算机以比当前顶级处理器快100万倍的速度运行
据中国科技网5月21日消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光电晶体管,有望使计算机以比当前顶级处理器快100万倍的速度运行。该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利用持续时间不到万亿分之一秒的超快光脉冲来操纵石墨烯中电子的方法。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研究团队记录到了电子几乎瞬间绕过物理屏障的现象,在引入市售晶体管后,成功制造出首个速度达到拍赫兹的光电晶体管。这一成果将重新定义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极限,有望使计算机以比当前顶级处理器快100万倍的速度运行,意味着超高速计算机技术的重大飞跃。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发出新型AI芯片,可实现本地即时计算
据中国科技网5月21日消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全新人工智能芯片AI Pro,无需现有芯片所需的云端服务器或互联网即可运行。与传统芯片不同,AI Pro芯片的计算单元与存储单元实现了高度集成。这得益于该芯片所采用的“超维计算”原理,该原理使芯片能够识别相似性和模式,而无需依赖数百万条数据记录进行学习。AI pro芯片创新的类脑神经形态架构使其能够在本地进行即时计算,从而确保了全面的网络安全。目前,半导体制造商格罗方德已在德国德累斯顿生产了首批原型芯片。
美国OpenAI公司在阿布扎比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拟向亚太扩张
据路透社5月22日消息,美国OpenAI公司宣布与阿联酋G42公司合作,启动“星际之门阿联酋”(Stargate UAE)项目,在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总容量达5吉瓦,相当于5座核电站发电量,远超美国德州1.2吉瓦项目。首期200兆瓦将于2026年投运,OpenAI将租赁1吉瓦算力资源。协议包含双向投资条款,G42承诺等额投资美国人工智能基建。阿联酋政府将向全民免费提供ChatGPT Plus订阅服务。另外,OpenAI首席战略官将于下周启动亚太五国访问,推进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吉瓦级的设施布局。该项目获软银、甲骨文及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支持。
美国Anthropic公司推出AI大模型Claude 4,可连续编程7小时
据TechWeb网5月23日消息,美国Anthropic公司推出AI大模型Claude 4,可连续编程7小时。Claude 4分为两个版本,分别为Claude Opus 4和Claude Sonnet 4。这两个模型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遵循指令,并在处理诸如编写代码和回答复杂问题等任务时更加自主地运行。Anthropic首席科学官杰瑞德·卡普兰(Jared Kaplan)表示,Anthropic在2024年年底决定不再继续投入资源去开发聊天机器人,而是专注于提升Claude在执行复杂任务方面的能力,比如做研究和编程,甚至编写整个代码库。
美国谷歌公司发布系列AI模型和AI集成系统,开启“模型即平台”的AI生态新时代
据路透社5月21日消息,美国谷歌公司在2025谷歌I/O开发者大会发布多项技术革新,包括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Gemini 2.5系列、文本扩散模型Gemini Diffusion、视频生成模型Veo 3,多模态工具Stitches和实时部署能力,以及基于安卓XR平台的混合现实设备和安卓16系统的深度AI集成。多模态工具Stitches和实时部署能力。从基础模型升级到生成式内容工具推出,再到硬件更新,标志着谷歌将AI技术融入其生态系统的进程又迈出重要一步,开启了“模型即平台”的AI生态新时代。
生物
中国研究团队构建全球首个直观可见的微米级脑机接口
据脑机接口社区5月23日消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研究团队成功构建出全球首个集成颅骨、脑组织功能分区、脑血管及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的微米级三维多模态图谱。 戴上特制眼镜,可直观看到放大数百倍的三维图像,微米级呈现的脑机接口与大脑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该技术为脑机接口手术提供了精准安全的三维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新加坡研究人员利用AI技术预测冠状动脉疾病
据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公众号5月23日消息,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NHCS)宣布在心脏护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出全国性人工智能项目SENSE(新加坡心脏病变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将心脏扫描分析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分钟,彻底改变了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检测和预测方式。
海洋
日本公司公布海军版高能激光系统概念
据海军新闻网5月22日消息,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在2025年DSEI展会上首次展示了舰载高能激光概念系统设计,虽然仍处于概念阶段,但展台模型已初步展示出该系统在海军平台上的应用可能。川崎重工基于此前与日本防卫省采购、技术与后勤局(ATLA)合作的100kW与2kW陆基激光系统研发经验,计划利用大口径光学镜和高度机动的炮塔结构,提升激光射束功率与发射速率,以低成本拦截无人机并在未来可能用于导弹防御。
菲律宾入役首艘导弹护卫舰
据美国海军研究所网站5月22日消息,菲律宾海军在苏比克海军作战基地(Naval Operating Base Subic)举行了第一艘导弹护卫舰的服役仪式,并展示了美国提供的无人水面艇。该护卫舰配水量3200吨,是菲律宾海军第一艘配备垂直发射系统和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的军舰。该军舰配备16枚VL-MICA导弹、8枚C-Star反舰巡航导弹和GOKDENIZ近距离武器系统。据了解,该护卫舰于今年四月从韩国造船厂接收,同型号舰BRP Diego Silang(FFG-07)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交付。此外,菲军方在仪式上展示两艘T-12型“MANTAS”无人水面艇,将用于中国南海。
能源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比当前方法快10倍的磁约束防泄漏系统设计方法
据双碳情报5月23日消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Type One公司合作,开发出快速、可靠的磁约束防泄漏系统设计方法,比当前最先进方法快10倍。当高能α粒子从反应堆泄漏时,会阻止等离子体达到足以维持聚变反应的温度和密度。为了防止这些粒子泄漏,需要设计精密的磁约束系统,但磁场中经常存在空洞,预测这些空洞的位置并加以消除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研究团队开发出了更快速、准确的方法,利用对称理论来精确定位和消除磁场空洞,在不牺牲精度的情况下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计算能力,解决了仿星器聚变装置近70年悬而未决的难题,且应用范围可以扩展到托卡马克装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
俄罗斯首台RITM-400反应堆已完成制造,将装备于Rossiya号破冰船
据小堆观察5月23日消息,俄罗斯首台RITM-400反应堆已完成制造。RITM-400在RITM-200反应堆设计基础上发展而来,功率为315兆瓦(t),螺旋桨功率为120兆瓦。RITM-200反应堆已有用于破冰船、浮动电站和陆地的型号。RITM-400将装备于Rossiya号破冰船,该船计划配备两台RITM-400反应堆,将成为全球动力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能够破开超过4米厚的冰层。
材料
俄罗斯石油公司已实现对本土巨型稀土矿床的完全控制,拟加速稀土资源开发
据MINING.COM 5月21日消息,俄罗斯国有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已实现对西伯利亚的巨型托姆托尔稀土矿床的完全控制。托姆托尔矿是俄罗斯同类矿床中规模最大的矿床,对俄罗斯提升国防和高科技产业所需战略矿产的国内供应至关重要。据俄罗斯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称,该矿床矿石储量估计为1.54亿吨,其中含有独居石和烧绿石,以及铌和钪等贵重元素。
美国普渡大学开发了一种超材料,可将海底结构安装时的噪音降低40分贝
据Tech Xplore 5月20日消息,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材料,可将海底结构安装时的噪音降低40分贝,且该材料可折叠,运输和部署方便,成本更低。研究人员拟扩大该技术规模,下一步将在海上风电场、桥梁和钻井平台中部署。
制造
法国Qubit Pharmaceuticals公司推出了新量子人工智能模型,旨在改变药物发现过程
据IOT WORLD TODAY 5月21日消息,法国Qubit Pharmaceuticals公司推出了新量子人工智能模型,旨在改变药物发现过程。该公司开发的新平台FeNNix-Bio1能够使研究人员以更高的精度和速度对分子行为进行建模和模拟,可以大幅降低药物发现阶段的成本。
航空
美国防情报局称,俄罗斯正在部署新型战略空对空导弹
据TheWarZone网站5月21日消息,美国防情报局(DIA)在提交给美众议院的《2025年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称,俄罗斯正在部署新的核动力空对空导弹,以进行核力量的全面扩张。该导弹或是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变体型号。R-37M导弹由俄罗斯三角旗实验设计局研制,主要搭载于“米格”-31重型拦截机中,后可挂载在“苏”-30SM和“苏”-35S“多用途战斗机,以及“苏”-57隐形战机等装备中,主要执行远距离目标打击任务。据悉,俄罗斯可能具有约1550枚已部署战略弹头和达2000枚非战略弹头的核库存。
美军完成B-52H战略轰炸机驻西班牙部署工作,为强化威慑能力提升支持
据美国战略司令部网站5月21日消息,美空军完成在西班牙莫龙空军基地部署B-52H“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的工作。此次部署作为演练“敏捷战斗部署”(ACE)概念的一部分,同时是“轰炸机特遣队欧洲”(BTF-E)行动的最新阶段,旨在通过分布式前沿基地部署,提升北约在欧洲-非洲战区的多域联合作战能力。B-52H可配备31.75吨混合弹药载荷,作战半径约1.4万千米,经现代化升级后集成有源相控阵雷达与新型发动机,可执行核常兼备的全球打击任务。
日本采购的首架F-35B战机完成首飞,将提升其海基空中作战能力
据defenceturk网站5月22日消息,日本采购的首架F-35B隐形战斗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完成首次试飞,这标志着日本引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型F-35B的作战测试正式启动。该战机编号为BX-1,是日本计划采购的42架F-35B中的第一架。日本将成为继美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全球第四个装备该型战机的国家,将为加强日本海基空中作战能力和离岛防卫战略提供重要支持。
航天
美国蓝源公司披露“阿尔忒弥斯”项目月球着陆器最新进展
据SpaceNews网站5月22日消息,美国蓝色起源披露“阿尔忒弥斯”(Artemis)项目核心进展。进展包括:一是“蓝月亮”-1(Blue Moon Mark 1)月球着陆器将于2025年底前执行首次月球南极着陆任务,并搭载NASA“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项目载荷;二是“蓝月亮”-2(Blue Moon Mark 2)月球着陆器将配备标准化燃料箱,支持与“新格伦”火箭上面级通用,并支持单次运送100吨物资至地月空间;三是关键技术零蒸发(zero-boiloff)系统已进入原型测试阶段,计划于2025年6月验证长期储存液氢/液氧能力,并拟于12月启动飞行单元生产。
美太空军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签署协议,明确天基情报协作职责
据defensescoop网站5月22日消息,美国太空军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签署协议备忘录,旨在明确双方在向军事指挥官提供天基情报中的角色与职责,以提升对作战司令部的支持效率并减少工作重复。美国太空军与NGA共同强调,通过界定获取商业图像、遥感数据等任务分工,解决长期存在的跨机构协作瓶颈问题。美太空军将利用 “战术监视、侦察和跟踪”项目(TacSRT )保持数据的获取速度,NGA则侧重专注深度与标准,以共同服务于军事决策与盟友协作。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_er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