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菊:扎根基层践初心 法润民心绽芳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21:12 2

摘要:在江汉区常青街银河里社区,“有矛盾找王律师”早已成为居民共识。2009年,王秀菊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2015年,她扎根武汉并成为江汉区常青街银河里社区的一名社区律师。

在江汉区常青街银河里社区,“有矛盾找王律师”早已成为居民共识。2009年,王秀菊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2015年,她扎根武汉并成为江汉区常青街银河里社区的一名社区律师。

十年如一日,王秀菊深耕基层法治建设,用专业与温度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一面鲜亮的旗帜。

将关口前移,厚植社区法治的民意基础

王秀菊深知,要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首要也是根本的就是要厚植社区法治的民意基础。为此,她以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为抓手,将每个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化作生动的法治讲堂,结合热点问题,针对老年人开展银发防诈课堂、在寒暑假期间针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活动等。社区170余名党员在她的带动下成为法治宣传“先锋队”。

“王律师在进行普法宣传时,总是深入浅出,结合经典案例,如春雨润物,让居民实实在在学到法律知识。”社区居民刘先生说。

左膀右臂,成为社区治理的法律顾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王秀菊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社区治理实践。如今,她的手机号已成为社区工作者随身携带的法治锦囊。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随时随地找她咨询。

有一次,社区两户居民因为漏水的问题产生矛盾,网格员多次上门调解,但收效甚微。眼看两家矛盾愈演愈烈,网格员求助于王秀菊。她精准研判矛盾症结,引导居民通过诉讼依法维权,既化解了积怨,更树立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典范。

2019年,因为社区律师工作调整,王秀菊可能会离开的消息传至银河里社区。得知这一消息,居民纷纷表示不舍,为了留住王秀菊,银河里社区党委在搜集居民们的意见后,写下了一封挽留信给区司法局:“多年来,王秀菊律师为社区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已经成为社区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员……这里需要王秀菊继续担任本社区的律师。”最终,在社区群干和社区居民一再挽留下,王秀菊成功留下,继续在银河里社区进行她的“周四有约”。

创新服务模式,以点带面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进一步发扬“枫桥经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和社区党委,助力基层社会依法治理,2021年,“王秀菊社区律师工作室”在银河里社区成立。同年,工作室荣获"全市十大先进个人工作室"称号,成为江汉区基层法治建设的亮丽名片,更吸引周边社区群众慕名而来,形成“一花引得百花开”的示范效应。在王律师努力带动下,社区基层治理越来越规范、矛盾化解越来越高效,社区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款都更趋完善,社区法治化建设有了很大提升。网格员、社区群干们非常注重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居民们遇到问题时也会以更合理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诉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意识持续提升。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法律温暖人心。在王秀菊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法律工作者“脚下沾泥土、心中有法治”的为民情怀。数年来,她始终用专业与温度诠释着新时代法律工作者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律师风采,并先后荣获“武汉市优秀社区律师”“江汉区优秀律师”“感动江汉”先进人物等荣誉。

江汉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社区律师制度创新,培育更多像王秀菊这样的法治播种者,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