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3天,特朗普没收到访华消息,加税通知先传来,欧盟也没逃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8:55 2

摘要: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手握数千亿美元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飘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一顿吹嘘称,这些国家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有美国学者指出,除投资和人工智能、安全等问题

据报道,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手握数千亿美元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飘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一顿吹嘘称,这些国家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有美国学者指出,除投资和人工智能、安全等问题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湾国家降低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特朗普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中国。

特朗普想访华,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实际上,不难猜测,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他想趁热打铁,利用对华关税讹诈中国。第二,特朗普想来中国,也是因为美国真的没钱了。截止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这么大一笔债务,每天一睁眼都要还巨额利息,特朗普的压力很大。第三,特朗普想要访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想为中期选举造势。截止目前,特朗普二次上任不过一百多天,他已经受到国会三次弹劾,在这一点上,他可能会创造新的历史记录,成为美国最受排挤的总统。

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资料图)

特朗普上任以来,外交上多项措施几乎都无疾而终。俄乌谈判无果、关税施压失灵、中东斡旋失败等等。在特朗普执政百日民意调查上,支持率更跌到了历届总统同期最低值。继续坚持下去,恐怕特朗普的执政生涯都坚持不到中期选举了。因此,特朗普政府迅速改变外交策略,主打“和平”,以缓解内外压力。而释放访华信号,也是其外交策略转变的一环。仅从关税上看,特朗普虽然示弱退让,但在芯片等很多关键领域依然没有松口,可见其对华政策从根本上没有改变。

在特朗普团队最初的计划中,他们本打算先捏其他小国的“软柿子”,把中国、欧盟这两块“硬骨头”放到最后来谈。但现在近40多天过去了,他们发现这么做行不通了:一方面,“软柿子”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好捏,就连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种美国的铁杆盟友,都不愿轻易在关税问题上让步,满足特朗普的要求。目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只有英国一个,与中国只是同意互降关税,没有正式的协议。另一方面,他们远远低估了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债市场对关税的反应。

全球贸易(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道,电商务部18日发布公告,公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2024年5月19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机关最终认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全球贸易(资料图)

中美两国虽然在日内瓦会议结束后,共同发布了联合声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税战彻底结束了,这一声明也只是让中美局势暂时降温了,后续双方要谈判的内容才是重点。所以中国这时征收反倾销关税的举措,我们也能合理猜测一二,这会不会是中方为了后续的关税博弈,而进行的战略布局呢?毕竟美国前几天还公开针对了华为芯片,想借此打击中国AI市场,以获取更多筹码在后续的关税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更微妙的是,台湾宝理塑胶因积极合作获得最低税率,却在公告中被特意标注为"中国台湾地区",这记"软硬兼施"的组合拳,既分化了对手阵营,又重申了不容逾越的政治底线。法国白兰地案例的余温尚未散去,中国就再次证明了经贸武器库的丰富程度。这次美欧日的反应同样值得玩味:华盛顿的抗议声明罕见避开"贸易战"字眼,欧盟委员会悄悄推迟了原定对华光伏产品的审查议程,东京方面则开始重新评估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清单。

来源:前线防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