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巫山脆李创新创业项目“新农人”培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巫山脆李产业从传统种植向“体系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生态链,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乡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近日,在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巫山脆李创新创业项目“新农人”培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巫山脆李产业从传统种植向“体系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生态链,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乡村增效。
培训期间。主办方供图
本次培育活动以“理论学习+现场示范”为核心模式,打破县域边界,横跨渝东北三县,聚焦巫山、奉节、巫溪三地的脆李产业集群,首次采用“巡回课堂”模式,覆盖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关键群体,形成了“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主体参与”的立体化培育格局。
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围绕脆李全产业链所需的核心技术与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现场示范”的方式,致力于打造一批本土化的“懂技术、通市场、善经营”的“田专家”队伍——“脆李CEO”,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巫山脆李创新创业项目“新农人”培育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培育活动还邀请到了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海博士、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研究员何桥博士、西南大学副研究员贺明阳博士以及两位电商运营导师。培训聚焦“技术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职业化”三大关键问题,围绕“巫山脆李”营销策略、病虫害防治和修枝嫁接、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抖音流量和销量运营提升等核心内容,以“理论+实践”双轨培育模式开展实践教学。
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培育“新农人”不仅是提升个体经营能力的单点突破,更是构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未来,将通过“持续孵化”机制,推动“新技术服务、新业态培育、新场景展演”全面落地,让人才红利转化为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乡村增效的持久动力。
目前,巫山脆李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文旅融合的全链条格局。随着“田专家”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一产业正从“小而散”向“精而强”升级。此次“新农人”培育活动是脆李产业向“科技+市场”双轮驱动转型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巫山脆李产业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正逐步实现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潮头”的产业跃迁。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