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装配式建筑以每天1.5层的速度拔地而起,当BIM技术重构传统施工流程,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正以"产教科创"融合模式,培育着引领行业变革的新锐力量。这所扎根"民营经济特区"晋江的职业本科院校,用41项全国BIM竞赛一等奖和95%的就业率,诠释着职业教育
当装配式建筑以每天1.5层的速度拔地而起,当BIM技术重构传统施工流程,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正以"产教科创"融合模式,培育着引领行业变革的新锐力量。这所扎根"民营经济特区"晋江的职业本科院校,用41项全国BIM竞赛一等奖和95%的就业率,诠释着职业教育的升级路径。
绿色建筑与数字技术的双重革命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该校将绿色建筑与建筑信息化确立为专业核心特色。通过15个校内实验室构成的实践矩阵,包括福建省唯一的砌筑集训基地和BIM技术应用中心,学生能够深度参与绿色建材研发与智能建造全流程。近四年斩获的41项全国BIM竞赛一等奖,印证了"岗课赛证"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学生既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传统核心课程,又能熟练运用BIM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专业独创的三大课程模块体系,将工程结构、工程建造与建造信息化有机串联。在绿色建筑材料展示中心,学生可以亲手测试新型环保建材性能;在工程制图中心,传统CAD制图与三维建模并行教学。这种教学改革成果显著: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更承担着国家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重任。
产教融合的晋江实践样本
依托泉州"世界石化城"的产业背景,该校与柒牌智能工厂、中化泉州石化等企业构建"校地融合"生态圈。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绿建成果已应用于当地装配式建筑项目。这种"工学结合"模式使毕业生兼具执业资格证书报考能力与实战经验,麦可思数据显示企业满意度超90%。
在执业资格培育方面,专业精准对接注册建造师、结构工程师等考试大纲,将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课程体系,2022年荣获"年度优秀考试通过奖"。毕业生既可从事勘察设计等传统岗位,也能胜任智慧工地管理等新兴领域,近年入职中海油等标杆企业的比例持续攀升。
从全国金奖到行业标杆的成长轨迹
该专业学生累计获得103项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数量占四成。这些荣誉背后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从材料力学实验室的基材测试,到建筑施工实训室的模块化组装,学生经历完整的工程实践链条。省级示范专业的底蕴与职业本科的创新在此交汇,形成"德技并修"的独特气质。
随着智慧城市发展提速,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正以砌筑世界技能大赛基地为支点,撬动建筑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这里走出的不仅是手持多项证书的技术能手,更是深谙绿色理念、精通数字工具的产业生力军,他们用95%的就业率证明:职业教育同样能铸就通向未来的金钥匙。
来源:日落在葭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