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冷板凳”坐热!总台如何让冷门绝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摘要:12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开播,继续带领观众深入探索简牍文物的奥秘。首期节目聚焦清华大学收藏的约两千五百余枚战国竹简——清华简,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艺术化叙事,讲述了《傅说之命》《保训》《楚居》等文献中的经典故事,助力简牍这一“

导 读

“我的宝藏文化节目终于上新了!”

“《简牍探中华》的含金量还在增加。”

12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开播,继续带领观众深入探索简牍文物的奥秘。首期节目聚焦清华大学收藏的约两千五百余枚战国竹简——清华简,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艺术化叙事,讲述了《傅说之命》《保训》《楚居》等文献中的经典故事,助力简牍这一“冷门绝学”有温度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牍探中华》第二季是如何将“冷板凳”坐热,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

有温度的故事,让冷门绝学走向大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并强调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引发热烈反响,整季视频播放量超1.1亿次,400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热榜。第一季于今年6月圆满收官,时隔半年,《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强势回归,坚持以将“冷板凳”坐热的决心,继续陪伴观众探秘简牍所蕴含的中华文脉密码。

学语文的时候我们都听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但傅说究竟如何举于版筑之间却鲜有人知。

《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第一期,聚焦于商王武丁寻觅傅说,并任其为相的历史片段。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与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解读相得益彰,使沉睡千年的简牍重新焕发光彩,观众得以深切体会到清华简《傅说之命》中明君贤相彼此深厚的情谊。

节目还细腻刻画了三千多年前的父子爱、家国情,进一步建立简牍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纽带。

清华简《保训》传说是周文王在临终前留给儿子周武王的一段话,希望他能效法历代有德行的君主,恪守中道、造福百姓。为了再现这个故事,《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第一期融合金色谷田的特效空间,丰富视觉效果,突破舞台演绎空间,重现周文王的谆谆教诲与深切希冀。戏剧最后,周文王走向的不只是谷田,是祝福,更是希望,希望儿子周武王能践行遗志,将“中”的思想贯穿始终,以实现周朝“求中”“得中”“守中”的治国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中”的理念到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从甲骨文“中”的书写方式到楚文字“中”的书写方式,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简牍探中华》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简牍上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生生不息的稻谷,在中华大地上根植千年,历经忧患而愈发坚韧,于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熠熠生辉的不朽魅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卜希霆指出,“受众往往更容易对一个有情节、有人物、有温度的故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节目将考古简牍的内容转化为有温度的故事,可以使复杂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帮助受众更有效地接受和记忆简牍中的文化知识,让原本冷门、小众的简牍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更亲和的叙述,冷门绝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提升多个戏剧片段在节目中的流畅性,《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增加了“读简人”这一全新叙述方式,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去了解简牍,让简牍从原本生硬、晦涩的文化瑰宝以更加亲切、易懂的表现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年近九旬的老艺术家许还山担任读简人,他白发苍苍、拄着拐杖出现,慈祥的面容,平和的语调,缓缓讲述着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片段——楚庄王是如何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又是怎么行王道、扶王政、习礼乐、复周礼,让颠沛流离几百年的楚文明融入华夏文明体系的?清华简《楚居》里遥远的故事经许还山娓娓道来,如同一位长者在与观众促膝长谈,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厚重感,更让其感受到一种亲切与温暖。

“节目使用这种亲和的叙述方式,如同搭建了古今沟通的‘桥梁’”,卜希霆表示,它能带领观众进入简牍的世界,让其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体验古人的情感和生活,增强了节目的亲和感、互动感、沉浸感,更帮助观众解读古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思考这些智慧光芒在现代社会中的映射,引导观众深刻体悟简牍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将“冷板凳”坐热,让中华文明“亘古亘今”

第二季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平台上讨论热度很高。

#中国古人21根竹简计算器能算乘方开方#

#文化中国行看简牍里的中国人智慧#

#中国人2300年前造出乘法计算器#

简牍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它们既是文字的载体,又是先贤时代社会风貌、法律制度、科技水平、文化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片简牍,都仿佛是一块时间的碎片,拼凑出生动的历史画卷,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

《简牍探中华》通过敏锐的节目定位、创新的呈现形式、专业的解析分享,让简牍这一冷门绝学,在2000多年后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所说:“以观众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释放简牍的生命力,打开一扇认知中华文明的窗口。”

卜希霆表示,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档文化节目,一方面,《简牍探中华》第二季通过简牍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的成功播出,不仅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激发了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启示,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简牍探中华》回望数千年前的中华简牍文化,提炼其中的历史价值与深邃内涵,通过艺术化、思想化、故事化的讲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与当代观众心心相印,以烛照当下的方式助力简牍“化冷为热”,让中华文明“亘古亘今”,让中华民族“日新又新”。

来源:传媒茶话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