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合规压力加大 汽车金融公司亟待破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02:55 3

摘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北京分行披露,此次被罚原因是“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企业的信贷信息”。百万级别的罚单在汽车金融市场并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该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已从2021年的1151.01亿元锐减至2024年上半年的584.77亿元,3年间

中经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近期,有汽车金融公司收到百万罚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北京分行披露,此次被罚原因是“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企业的信贷信息”。百万级别的罚单在汽车金融市场并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该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已从2021年的1151.01亿元锐减至2024年上半年的584.77亿元,3年间规模缩水近半。

上述机构经营与合规压力加大,只是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规模为9648.18亿元;零售贷款余额为7466.25亿元,同比下降4.92%。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实地走访多家汽车品牌经销门店了解到,当前门店主推的一般为银行贷款。当被问及自身厂商的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时,多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不推荐使用。某经销门店经理更是对记者直言,如果用厂商的汽车金融公司,则单价会比其他分期更贵。

增速不再

最近数据显示,汽车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与零售贷款规模正在持续下降。

与前文数据下降趋势一致,根据《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规模为9891.95亿元;零售贷款余额为7852.58亿元,同比下降3.51%。

当前,参与汽车金融分期的市场主体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这类公司为汽车厂商主要出资设立,此外则是银行金融机构和融资租赁公司。

在过去,汽车金融公司曾与银行“平分秋色”。据中诚国际报告统计,2022年汽车金融市场份额中,商业银行占据42%,汽车金融公司占据41%,融资租赁占据17%。截至2023年年末,至少20家汽车品牌旗下同时拥有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保持活跃态势。全年共有17家汽车金融公司完成44单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累计发行规模达2166.80亿元;同期另有2家机构发行3单金融债券,合计发行规模70亿元。

2023年,汽车金融公司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呈现结构性调整。全年参与ABS发行的机构数量降至15家,累计发行38单产品,总发行规模为1799.77亿元。

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前述发行规模变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汽车金融领域,导致部分汽车金融公司基础资产规模收缩;二是2023年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推动部分机构拓展金融债券融资渠道。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金融债券发行主体扩容至5家机构、发行规模提升至133亿元(全年累计发8单),但该类产品发行总量仍未能弥补资产支持证券规模的减量缺口。

这与一些银行在汽车分期业务上的增长形成了对比。公开信息显示,交通银行(601328.SH)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汽车分期余额较上年年末增加674.16亿元,增长240.10%;兴业银行(601166.SH)在2024年年报中也表示,汽车分期交易量同比提升276.65%。

如何再发力

“如果客户用了厂商的分期产品,也不会给我们有任何提成奖励,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愿意推荐客户使用。大部分客户都能从银行获得很优惠的贷款,比如我们汽车金融公司的分期利率在3.2%,银行一般都在这之下。”某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在裁判文书网上,记者看到当前多家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汽车贷款的相关纠纷数量正在上升,有汽车金融公司相关纠纷达到6000多件。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从众多贷款纠纷可以看出,公司在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可能存在漏洞,未能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导致违约率上升,影响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从行业来看,利润下滑最大的原因是银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加大在汽车金融领域的投入,凭借各自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王蓬博说道。

从本次被罚情况来看,王蓬博认为,数据合规可能是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最大合规难题之一。在数字化时代,汽车金融公司需要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用记录等敏感数据。一方面,随着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监管机构对数据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环节,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当前汽车金融公司的罚单以及经营数据下滑,总资产、营收和利润大幅减少,反映出其业务拓展与盈利能力面临困境。

王鹏认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变化,传统业务模式受到挑战;监管力度加强,对合规经营要求提高,促使行业调整发展策略。

王鹏建议,汽车金融应该改变竞争策略,比如凭借对汽车行业的深入了解,提供更贴合汽车消费场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可以考虑与汽车厂商深度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定制金融产品等活动,增强客户黏性。

王蓬博也认为,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厂商关系紧密,能够深入了解汽车行业和客户需求,提供更专业、更贴合汽车消费场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也有汽车金融公司从业者告诉记者,近年汽车金融公司加强与主机厂的合作,配合主机厂的各类营销活动;主机厂通常不为银行的金融产品贴息;银行更愿意做风险相对分散的个贷业务,对经销商贷款涉及较少;银行提供的金融方案在分支行层面,通常受地域限制,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在全国范围提供各类金融产品。

在王鹏看来,针对供应链金融端开展业务也是较好的策略。他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在供应链金融产品上进行创新,推出针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产品,如经销商库存融资、零部件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等,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对于汽车金融市场而言,仍大有可为。5月中旬,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内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业内共识在于,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意味着资金可获得性增加,汽车金融公司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发放贷款,而在资金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汽车金融公司能够以更优惠的利率、更灵活的贷款方案吸引消费者购车,刺激汽车消费市场。“有更多资金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可加强科技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王鹏说。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