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都市文化·华夏版】2025年第38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06:10 3

摘要:张晓彦的散文《弹奏时代最强音》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为吉林省残疾人民间艺术家司马宪光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生命画卷。作品以“命运交响曲”为精神内核,通过多维叙事与细腻刻画,将个体生命的坚韧、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熔铸一体,展现出文学作品对人物灵魂的深度挖掘与

刊头题字 耿明

生命交响中的精神图谱

——论《弹奏时代最强音》对司马宪光的多维书写

作者 富有

张晓彦的散文《弹奏时代最强音》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为吉林省残疾人民间艺术家司马宪光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生命画卷。作品以“命运交响曲”为精神内核,通过多维叙事与细腻刻画,将个体生命的坚韧、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熔铸一体,展现出文学作品对人物灵魂的深度挖掘与对生命价值的崇高礼赞。在叙事结构上,文章采用双线交织的巧妙构思。明线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为节奏,暗合司马宪光与命运抗争的历程;暗线则以时间为序,串联起主人公从高位截瘫后的重生,到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助残育人的生命轨迹。开篇以乐曲引入,奠定激昂基调,结尾又以音乐收束,形成首尾呼应的回环结构,使文章在形式与内容上达成完美统一。这种音乐性的叙事节奏,不仅赋予文本强烈的感染力,更让司马宪光的人生故事如乐章般层层递进,动人心魄。

【北方都市文化·华夏版】2025年第38期‖富有评论专刊‖生命交响中的精神图谱——论《弹奏时代最强音》对司马宪光的多维书写

,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摒弃了传统人物专访的平铺直叙,转而采用“碎片式拼贴”与“细节特写”相结合的手法。在讲述司马宪光康复历程时,“无数次忍巨痛翻转身躯”“疼痛加汗水是终日的‘餐饮调料’”等细节,以具象化的语言将康复的艰难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而培育雪莲花、发明无土花卉栽培基质等情节,则通过“无意中发现透明体”“取得四项专利”等关键节点,凸显其创新精神。这些零散的片段如同珍珠,被作者以情感为线串联,塑造出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语言风格上,文章兼具文学性与纪实性。在描绘司马宪光的科研成就时,“撩开雪莲花不能人工培育的面纱”“透明卫生、高雅时尚的无土花卉栽培基质”等表述,以诗意的语言赋予科技成果艺术美感;而在记录其助残事迹时,“手把手教授”“张张笑脸荡满快乐和幸福”等质朴的文字,则还原了生活本真。这种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质,既保证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又提升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开掘。作者并未停留在对司马宪光事迹的简单罗列,而是着力探寻其精神内核。从“与其在叹息中生活,不如做出成绩给世人看”的觉醒,到“将平生所学传授给更多人”的担当,再到“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责任感,作品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从自我救赎到奉献社会的精神升华。这种精神境界的呈现,使司马宪光的形象超越了个体生命的范畴,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在主题表达上,《弹奏时代最强音》实现了个人叙事与时代话语的完美融合。司马宪光作为老党员、基层干部,其奋斗历程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他在青藏高原培育藏药,响应国家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创建残疾人文化创意大院,践行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作者巧妙地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背景之下,既彰显了个体在逆境中的抗争力量,又折射出时代赋予奋斗者的广阔舞台,使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历史纵深感。

张晓彦的这篇散文,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司马宪光的生命历程谱写了一曲激昂的赞歌。作品不仅是对人物的致敬,更是对生命韧性、奋斗精神与时代担当的礼赞,在文学创作与人物书写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深远的启示。

作者简介: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

处女作《走在田野上》,发表在《1993中国诗坛》上。这篇作品曾多次获奖,2005年,被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和华夏学术杂志社编入《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学术卷,并荣获“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

2005年8月,荣获“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

1994年,诗作《爱情三部曲》《恋痕》等连续发表在《大陆爱情诗百家》上。同年,被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授予“百家爱情诗人”荣誉称号,并获得文学报刊编辑资格证书。

1998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2002年10月,荣获国际华文文学荣誉作家诗人卡:(编号:0207)。同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7月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由中国诗人报编辑出版的个人诗集《心灵的颤音》,被2007年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组委会评为金奖,并提名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知名作家的称号。

2007年3月《温总理印象记》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发表,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特殊嘉奖,同时赢得了新华社高度好评。2019年荣获中国文。

附原文

弹奏时代最强音

——记吉林省残疾人民间艺术家司马宪光

文/张晓彦

因为同样都喜爱葫芦艺术创作、都是肢体残障人士,前几年,在网上有幸结识吉林省大安市的“吉林好人·自强之星”、吉林省残疾人民间艺术家、大安市残疾人文化创意大院创始人司马宪光,了解到他的坎坷经历和优异成绩,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昨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找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随着雄浑激昂、荡气回肠的乐曲,开始构思这篇有关司马宪光的人物专访。追忆30多年前,那是一段风雨阴霾的岁月……1989年,司马宪光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卧床2年,生活不能自理。因为他原本是一个很健壮的人,而且是原大安市的电视台创始人台长,这样的飞来横祸,对于一位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事业上蒸蒸日上的身体健康的男人来讲,的确是当头一棒,在一段时间内他情绪相当低落,甚至想到死亡。后来,随着亲朋好友的安慰劝导,司马宪光渐渐恢复平静。尤其是,当他在一次观看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事迹后,内心阵阵波涛汹涌,一桩桩、一件件的励志故事深深地打动着他。“与其在叹息中生活,还不如做出成绩给世人看看,海迪主席就是榜样。何况,身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具备顽强奋斗的精神!我身体瘫痪,可头脑还是很灵活的。”司马宪光的声音中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司马宪光开始进行身体机能恢复训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数次的忍巨痛翻转身躯、支撑坐起,简单的动作需要咬紧牙关去重复、再重复。疼痛加汗水是他终日的“餐饮调料”,榜样、信心加忍耐是他训练的“快捷方法”。终于有一天,司马宪光可以自己坐起来了,然后,站立、慢慢挪动。要知道,他是高位截瘫患者,能做到这一步,不知要经受多少痛苦的磨练。随后,他可以自理、学会骑自行车,这是质的飞跃!

司马宪光开始精心地养育蚂蚁、蟹子,都以失败告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养殖麝香鼠,成功了。在报纸、视频的宣传中,青海省德令哈市政府发现他不仅能驯养麝香鼠,还能提出麝鼠香珍惜药材,于是,马上聘请他做了三年的养殖麝香鼠技术顾问。没想到,这期间他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以上、高寒缺氧、终日沙尘暴、早晚温差大等恶劣环境中,竟看到了雪莲花。司马宪光不禁为这种植物顽强的品格竖起大拇指,而上诉困难同样也没有难倒他。司马宪光不仅认真地传播了有关麝香鼠的知识,而且还人工培育出雪莲花、藏茵陈和长乐花等藏药,撩开雪莲花不能人工培育的面纱,成为“人工培育水母雪莲第一人”。

“我欣喜地看到这种雪莲花的系列养殖方法被广泛传播,有很多人受益,更令人兴奋的是无土花卉栽培也相继成功。那次是无意中的发现,杯子里的水被碰洒,擦水时,感到手接触到水的同时碰到什么,原来是透明体。晾晒之后,发现它们在萎缩,这便是无土花卉的雏形……”司马老师讲得很有趣,手机这边的我听得非常入迷。他研究的透明卫生、高雅时尚的无土花卉栽培基质冰花沃取得国家四项专利和一个商标权,倍受人们欢迎。《世界农业》《中国农业》《中国特产报》《中国供销商情》等100多个报刊报导;央视“致富经” “科技博览” “农广天地”等栏目专题报导,立刻轰动全国;工艺产品销往美、韩、俄、英、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创业途中,党和政府始终非常支持,我才取得一些成绩。前面的路还很远,我要再接再厉,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他深有感触地说。

他讲过一段故事:爱迪生曾经在一场实验室火灾中,面对眼前的废墟说:“感谢上帝,这一把火把我以前的谬论全烧掉……可以毫无顾忌地重新开始了。”司马宪光就具备这种精神和能力,他许多科研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

2003年的非典期间,他从青藏高原只身前往长白山,在那里研究培育珍稀观赏、药用、保健药材;同时开发出雪莲花、长乐花、补肾果的保健酒、饮料和馈赠礼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高位截瘫患者司马宪光的作为远远超过自身的能量,聆听他有些苍老的声音,同样是残疾人、而且是四级轻度残疾的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做出这样显著成绩的他并没有沾沾自喜, 2013年,创建大安市残疾人文化创意大院。开始以农作物根、果实、蛋壳等等为原料,以烙画、剪纸、雕刻、掐丝景泰蓝、绘画、刺绣多种形式,创作出23个品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手工艺品,多次获大奖,2015年加入吉林省残疾人民间文艺家协会。

他的才艺超群,而时刻不忘传播自己的手工技艺更令人敬佩。除了有事外出,每天都忙碌于创作基地中的他乐此不彼。基地中的葫芦栽培占重要组成部分,春天育苗、夏日管理、金秋收获、寒冬制作工艺品。仓库中藏货很多,所以,这个残疾人创意大院几乎每日都在创作、教学中。2016年,他被评为“吉林好人·自强之星”称号。他常年办各种工艺美术培训班,并对残疾人免费授课。在省残疾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微信群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照片:他手把手教授残友制作工艺品;残友在短期内学做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大家眼看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张张笑脸荡满了快乐和幸福;照片下面有许多微友的点赞、叫好……他说:“我已是古稀之年,别无他求,只愿将平生所学所悟传授给更多的人;并且能改善残友们的物质条件;我是老党员,曾是基层干部,受党教育多年,本应处处以身作则,这是我光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收入问题并不特别重要。”

我还了解到他的爱人一直没有出去工作,司马宪光说:“男子汉顶天立地,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为家庭撑起一片天,而不是依靠女人。”此刻,我面对这位极富责任感的兄长,默默地行注目礼。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段熟悉的场景,贝多芬创作的巅峰之作《第九交响乐》初演时,已完全耳聋的他与指挥温劳夫同时指挥。他并不专业,甚至有些滑稽,可人们没有一个感觉好笑。相反,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他听力残障,居然谱写出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开创了“英雄时代”的他,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司马宪光虽不能与贝多芬同日而语,可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同样书写着“英雄”两个字。《命运交响曲》在继续演奏,命运在一次次敲门,而司马宪光在与命运进行着一场场奋力拼杀中,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

这是一位不忘初心、创业带富的优秀的老党员、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才思敏锐的科技创新能手、身残志坚的残障朋友、年已古稀的长者、未曾谋面的网友。

照片由司马宪光提供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吉林名人名企研修院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

来源:北方都市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