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毕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学术贯通中西,在甲骨文、经学、敦煌学、古典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重要贡献;并工擅诗、书、画、琴等多种艺术,其诗词创作融通古今、独树一帜。
中国,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基因,承载着文明的情感记忆与哲学智慧。
2025年5月21日,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建校20周年之际,选堂遗韵:全球华语高中生步韵和饶宗颐诗词创作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面向全球高中生,旨在弘扬饶宗颐治学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动共育文化新苗,创新中华文化传播形式,助力文化出海。
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毕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学术贯通中西,在甲骨文、经学、敦煌学、古典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重要贡献;并工擅诗、书、画、琴等多种艺术,其诗词创作融通古今、独树一帜。
“诗词基因,一直流淌在中华文化的命脉之中。”启动仪式上,北师港浸大校长、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陈致教授介绍了本次大赛的基本情况,表示希望通过步韵和诗,以饶宗颐诗词为津梁,让青年学子在平仄对仗中贴近先贤的精神世界,在文字共鸣中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年脉络。
“诗词能跨越时空、跨越山海,即使相隔千年,其所传达的情感,从未变过。”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先生表示,本次大赛既是对饶宗颐的致敬,也是一场与饶宗颐的心灵对话。
本次大赛由北师港浸大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基金会、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之友主办,孙少文基金会、潮商会、中山大学饶宗颐学术艺术馆、饶学联汇协办。
启动仪式上,北师港浸大学生带来醒狮、长笛演奏、剑舞等表演
开幕式后,词学研究者、澳门大学荣休教授施议对带来题为“饶宗颐先生步韵和诗释例”的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为“饶宗颐诗词”专题讲座第一讲,施议对教授在介绍中国诗歌传统和发展历程、步韵形式的基础上,以饶宗颐步韵和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作《六丑·睡》为例,指出饶宗颐借词体原型将诗词中的情思提升至哲学高度。
大赛设置“饶宗颐诗词”专题讲座共三讲,其余两场讲座将于暑假期间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欢迎社会各界文化传播者和饶学爱好者参加,齐探传统诗词鉴赏与创作。
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钟国怀,饶宗颐之友会会长许崇标,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李俊鸣,香港中国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枫林,珠海高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旭良,珠海一中校长张六安,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周雨寰;北师港浸大协理副校长、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煜,人文社科学院院长、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韩子奇,通识教育学院署理院长、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郭海鹏等亦出席大赛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日前,大赛官网已发布大赛章程、公告与比赛赛题。本次大赛内容为“步韵和饶宗颐诗歌”,旨在让参赛者深入理解饶宗颐诗歌中的美学价值与哲学思想,并展现青年一代如何在传统框架中赋予古体诗歌新的生命。
大赛官网:https://icscc.uic.edu.cn/poetry
参赛者可从《望海》《寄港中琴友》《浣溪沙·其十·新柳吐秀,初日相映,作黄金色,夹路依依可怜》《浣溪沙·其一·春晚》四套试题中任选一套或两套,模仿饶宗颐诗歌韵律和格式,按照特定的韵脚创作。即日起至2025年9月20日,选手可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参赛并提交参赛作品。
大赛设一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20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三等奖15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优秀奖20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大赛将向获奖者颁发奖品、奖金和证书,优秀作品在北师港浸大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网站登载。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