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非洲猪瘟,筑牢生物安全防线的关键技术要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17:24 3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特点,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自传入我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了解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特点,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自传入我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了解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是阻断病毒传播、保障养猪场安全的核心。

一、非洲猪瘟病毒特性与传播风险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低温环境下可长期存活。在冷冻肉中,病毒可存活数年;在冷藏肉中能存活数周;在粪便、泔水等环境中,也可存活较长时间。

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软蜱等媒介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车辆、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其中,餐厨剩余物(泔水)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隐患,一旦被病毒污染的泔水喂猪,极易引发疫情。此外,生猪调运、生猪产品流通环节若管理不当,也会加速病毒扩散。

二、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猪场选址与布局优化

新建猪场应选择地势干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屠宰场、交通主干道等污染源。猪场内部需合理划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并设置隔离设施。生产区入口应设置车辆消毒通道、人员更衣消毒室,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入生产区。

人员管理与培训

猪场工作人员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环节。所有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流程。

在人员通道雾化环节使用银氨净,可以1分钟杀灭非瘟病毒,并且银氨净喷雾后空气中的银粒子可以附着在人的衣物上,发挥持续杀灭的作用,因此喷雾时只需要停留60s,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人员带毒进场的风险。

同时,定期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人员健康档案,禁止已感染病毒人员进入猪场。

车辆管理与消毒

运输车辆是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猪场应配备专用的运输车辆,并在每次使用前后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清洗时要重点清理车辆底盘、轮胎、车厢内部等部位,使用银氨净对驾驶室、车辆、栏杆、工具、人员等等进行喷洒,杀灭非瘟等病原体不受有机质影响,长时间自净。

饲料与饮水安全

猪场的饮水系统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护康酸,将水中的PH降低到3.2~3.6,从而杀灭非瘟病毒,防止水源被病毒污染。

同时,加强饲料储存管理,保持仓库干燥通风,防止饲料霉变。

环境消毒

猪场应建立严格的防控制度,定期对猪舍、场地、设备等进行全面消杀。可用银氨净,打造自净圈舍,对猪舍进行360度喷洒,一次喷洒,15天持续有效。银氨净具有权威的检测报告和发明专利,实验结果表明,对非洲猪瘟的杀灭率高达99.99%。

三、疫情应急处置

当猪场出现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对发病猪进行隔离观察,采集病料送检,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对疫点进行封锁,对疫区内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对疫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密切接触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管控和消毒,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疫情解除后,要对猪场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和空栏,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引进生猪。

来源:世事时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