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绿洲农作制团队在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2.4)发表了题为“How does the long-term return of mix-sowing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绿洲农作制团队在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2.4)发表了题为“How does the long-term return of mix-sowing green manures increase nitrogen utilization and decrease ecological costs of wheatland under reduced chemical nitrogen input?”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小麦增产与生态友好双赢的秘诀。论文第一作者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韦金贵,通讯作者为殷文教授和柴强教授。
该研究通过2019-2024年连续六年的田间试验发现,在节约氮肥20%条件下,混播绿肥技术通过调控土壤氮素转化途径,显著提升了土壤全氮、矿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研究显示,该技术通过增强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并富集了固氮菌群,从而实现了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步提升与生态成本降低的多重目标。该研究成功突破了科学难题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瓶颈,实现了技术创新与区域规模化应用的双重突破,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218、32372238)、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4ZDNA008)、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和甘肃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YB2024002)的资助。
论文链接:
来源:樱野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