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5月23日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该厅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中,采取了一种创新的“1+N”模式,通过联合多方力量,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从而有效提升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记者5月23日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该厅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中,采取了一种创新的“1+N”模式,通过联合多方力量,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从而有效提升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1+N”模式中的“1”指进一次企业门,而“N”则涵盖了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监管、审批、应急保障等处室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市县两级应急局以及行业专家等多方力量,多部门单位协同作战,一次完成安全执法、建设项目督查抽查、专家指导服务、汛期隐患排查等多个动作,共同为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具体操作中,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按照年初执法计划,联合各方力量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按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工作部署,对企业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抽查。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企业建设项目的合规性,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指导各地应急局无人机飞手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汛期隐患排查。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还充分发挥了应急保障装备技能优势,采取“查训结合”方式,指导各地应急局无人机飞手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汛期隐患排查,通过实战提升基层应急系统专业技能。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还实现了对非煤矿山截(排)水系统和边坡的全方位、智能化隐患排查。通过这一技术,执法检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通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便于企业及时整改和处置,从而有效保障了截(排)水系统在防汛期间的畅通运行。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银川和石嘴山两市的工作中,已经通过无人机技术发现了8处堵塞坍塌等安全隐患,并及时向企业进行了通报。这一举措受到了企业和基层应急局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未来,该厅将继续采取“1+N”工作模式,并将积极探索和完善既为基层减负、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又为企业服务、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模式。(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