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小时候家里用过的物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01:26 2

摘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购平台尚未问世,家中的日用品大多是从商场、农贸市场、小卖部购买的。因此,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物品都比较相似。简单来说,商场引进什么款式的商品,大家就购买什么款式。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购平台尚未问世,家中的日用品大多是从商场、农贸市场、小卖部购买的。因此,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物品都比较相似。简单来说,商场引进什么款式的商品,大家就购买什么款式。

烧水壶

多数采用铝作为材质,也有一些是镀锌铁皮材质的,非常耐烧,一把水壶可以使用好多年。把壶里装满水后放到火上,当发出“响边”的声音时,就表明水快要烧开了,水沸腾起来会把壶盖顶起,还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

我小时候居住在平房里,卧室外面有个与炕相连的炉灶。在寒冷的冬日,父亲清晨起床后首要做的事便是点燃炉灶。等炉火熊熊燃起,炕也随之暖和起来。炉灶旁边摆放着两个黑乎乎的炉圈,父亲会用炉钩子勾起其中一个,把它架在火上固定妥当,接着把水壶搁在上面。没过多久,水就热乎了,这时我和母亲起床开始洗漱。

猫咪镜子

镜子背后画着两只毛白似雪的小猫咪,模样栩栩如生。小时候的我,总想着伸手把它们身上的绒毛揪出来。

囍字搪瓷盆

在千禧年之前,新娘子会带着这款水盆作为陪嫁物件一同入住新家。它十分抗摔,恰似婚姻,虽说偶尔会有口角之争,可感情始终维系着。水盆中央绘着一朵大花,周围环绕着红色的小花。如今看来,这样的配色显得很土气,但在那个时候,它可是最潮流的物品。

搪瓷杯、被罩、枕套、餐盘等印着“囍”字的物品曾风靡一时。

友谊雪花膏

这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合一面霜”,不管是擦在脸上、涂在手上,还是抹在胳膊上,全家成员想以何种方式使用,都完全没问题。

收音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迪斯科由欧美经香港传入广州,在极短时间内便风靡整个中国。众多年轻男士身着花衬衫与宽松西装裤,架着蛤蟆镜,陆续涌入舞池。年轻姑娘们烫着精致卷发,身着花裙与高跟鞋,于舞池中尽情舒展身姿、摇摆舞动。

故而在当年,收音机里常常会播出迪斯科乐曲,无论男女还是老少,都会在家中伴着节奏跳上一支舞。

磁带

当时大多是音乐磁带,李玟在那个时候是最受大众喜爱的歌手,她的首张音乐专辑《爱就要趁现在》销量十分可观,1998年的歌曲《DIDADI暗示》被很多年轻男女传唱。

步步高复读机

往昔,有许多学生为了学习《新概念英语》购置了这款复读机。不过,他们常常会趁家长不在身旁时,悄悄把磁带放入,表面上装作认真学习,内心却跟着音乐的节拍哼唱起来。

与之搭配的旧物品是空白磁带,在书店能够买到,它可以用来录制自己的声音。笔者当年的英语老师常常会给大家布置朗读、背诵方面的作业,有些同学喜欢用它来记录心情日记。

诸如随身听这类物品,之后又有了MP3、MP4相继问世。

固定电话

在BP机问世之后才推出市场,最初两分钟的通话费用为两角钱,部分电话拥有来电显示这项功能。

与之搭配的旧物是电话簿,在当时,磁铁款式颇为常见。把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写在纸上,纸张小小的、薄薄的,能够放在衣服兜里,当要打电话时就把它拿出来。

皮箱

颇具分量,里头装的全是一家人的关键物件。先把卡子打开,接着把皮箱上的两个圆形按钮往两边拨开,箱盖便开启了。为避免皮箱中的物品遭虫蛀,一般会在里面放上几颗樟脑丸,故而皮箱里的每样东西都带着或重或轻的樟脑丸味儿。

它也被称作“电棒”,把开关往上一推,手电筒便开启了。

蒲扇

采用蒲葵叶或者香蒲叶制作而成,轻轻晃动便能扇出较大的风,在过去是许多家庭的必需用品。

“排子房”是平房的又一称谓,一间间小房子彼此紧挨着。

在那个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特别亲近。人们蒸好馒头后,会送到邻居家中和他们一同享用;包好饺子,也会拿给邻居品尝。要是家长还没下班,有空的邻居会主动帮忙去把孩子接回来。

晚餐过后,有些爱凑趣的人会从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子,坐到家门口,一边晃着蒲扇,一边聊起家常,毛色洁白的小狗在脚边伸着舌头酣睡。池塘中蛙声此起彼伏,不远处的小房子上升起袅袅炊烟,小孩在桌子前做着暑期作业,卖冰棍的叫卖声渐渐明晰,树林茂密,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交织一片。

年少者不断成长,青壮年逐渐老去,往昔的老者也都陆续离世。

作为九零后群体,我们被时光驱赶着,逐渐成长为家庭的中坚力量。

某些情况下,独生子女确实会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身行为。

转眼间,昔日被唤作“新新人类”的我们,已然成了小朋友口中的“叔叔”与“阿姨”。

往昔觉得三十岁离自己尚远

喏,如今你看,

这不就来了吗?

来源:滑稽小丑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