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抖音联合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中网联未保专委会、互联网协会未保专委会支持的《青少年短视频健康使用家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5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抖音联合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中网联未保专委会、互联网协会未保专委会支持的《青少年短视频健康使用家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指南》旨在回应短视频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帮助家长科学引导孩子健康使用短视频。
《指南》聚焦家长在面对孩子使用短视频时常见的困惑,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担心沟通不当引发亲子冲突等,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强调了良好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家庭如何进行短视频健康使用教育的核心共识;指出家长可借助技术手段辅助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
来自家庭教育、心理学、新闻传播、青少年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家长代表和短视频平台代表出席活动,共同探讨“短视频时代下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变与不变”。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副主任祁雪晶主持研讨会。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学习如何发挥短视频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为青少年的成长助力。
祁雪晶 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副主任
数字时代的家庭教育,无法忽视数字反哺这一关键要素。它不仅是开启数字养育的金钥匙,更能让孩子在数字网络空间中找到归属感,进而生发出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实现代际间的双向成长。
01
短视频时代,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变”与“不变”
家长要帮助孩子修炼慎独的人生境界——在没有外在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也能自觉恪守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刘国平 《父母必读》主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无论是尊重儿童参与权,还是充分挖掘其潜能,都需要培养儿童借助短视频表达观点、运用网络手段分享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更要筑牢安全防线,全方位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刘小满 家长代表,创作者@北大满哥
02
赋能青少年 运用短视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曾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
刘勇鹤 家长代表
03
激发社会活水 多方协同“网聚”青少年保护力量
李雪婷 中国妇女报经济发展部主任
刘言 中国青年报记者
短视频时代的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本质是家庭教育理念的革新与社会生态的重构。孩子的成长应该是核心关注点,家长要在满足情感需求中建立信任,在价值引领中培育批判思维。同时网络素养的推进,更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的协调合作。如此,短视频才能成为助力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有力工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养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