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2022年,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贡市杂技团)就将这一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搬上了舞台,创作出杂技节目《倒立-哪吒》。“00后”演员郭瑶姚用高难度的倒立技巧和风趣幽默的表演,在国际舞台上刮起一阵中国杂技“旋风”。
自贡融媒记者 张才/文 宋姿熠/图
随着2025年现象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风靡全球,勇敢无畏又不失顽皮天性的哪吒形象深入人心。
早在2022年,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贡市杂技团)就将这一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搬上了舞台,创作出杂技节目《倒立-哪吒》。“00后”演员郭瑶姚用高难度的倒立技巧和风趣幽默的表演,在国际舞台上刮起一阵中国杂技“旋风”。
坚持:高强度训练一练就是12年
5月16日,自贡市杂技团《倒立-哪吒》和《龙门阵》节目组受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邀请,赴绵阳市游仙区参加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端午特别节目“欢歌庆端阳”。录制结束后,演员们又马不停蹄赶回自贡,投入到紧张的日常训练当中。
进入自贡市杂技团,仿佛进了一所“魔法学校”:院子里有人正在将手里的羽毛球拍抛向空中,形成一条漂亮的弧线;有人头顶十多个碗仍不嫌多,还用脚一个接一个往上摞;舞台上有人在软钢丝上旋转成了一道“光环”,早已看不清人影……
“倒立左右手各1分钟交替进行,半个小时为1组。”郭瑶姚的训练场地位于舞台下方一角,训练内容没有任何花哨的成分,每天除了完成4至5组倒立外,还要双腿搭在舞台边沿完成100个俯卧撑。
有一次,完成两手交替时,郭瑶姚动作失误从1米多高的倒立架子上一头栽了下来,好在下面保护的老师手快一把接住。
“当时只觉得脑袋里一片空白,连气都喘不上来。”这名今年刚满18岁的姑娘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郭瑶姚已坚持了12年。
刻苦:成为自贡杂技新生代代表
郭瑶姚6岁时在家看电视,见到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在跳芭蕾舞,现场很多人鼓掌——于是她就想,如果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就好了。最终,在郭瑶姚对父母软磨硬泡下,极具天赋的她成了艺校一名杂技生。经过6年刻苦训练,郭瑶姚12岁时进入自贡市杂技团,成了一名小小杂技演员。
清晨6点郭瑶姚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吃过早饭后,从位于大安区大山铺的家中出发,乘3路公交车转35路公交车,赶在7点30分之前到达位于自流井区五星街的自贡市杂技团,开始一天的训练。
“基本上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在四川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自贡市杂技团负责人李轶眼里,郭瑶姚除了先天条件突出,另一大特点就是特别能吃苦。进行力量训练时身上要背负几乎和体重相当的杠铃片,备战全国展演和出国巡演期间每天要进行9个小时高强度训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019年,郭瑶姚在杂技儿童剧《恐龙馆奇妙夜》中饰演“琪琪”崭露头角。2021年,郭瑶姚主演《荷塘精灵》,进一步展现表演实力,使其成为自贡杂技新生代的代表。
感言:“郭瑶姚把哪吒演活了”
时间到了2022年,剧团考虑打造一个全新节目时,从说唱俑、木偶、皮影、剪纸等一众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当中,确定了“哪吒”这一杂技艺术形象。
“拯救世界的不应当只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孩子们心中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英雄,他们是惩恶扬善的神笔马良、哪吒……”以李轶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下定决心将“哪吒”这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传奇人物,用杂技的方式进行全新演绎,引领杂技“新国潮”。
《倒立-哪吒》是力量和技巧的完美结合,不论年龄还是性格,郭瑶姚(当年15岁)和哪吒都特别契合。
但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郭瑶姚来说,在加强力量训练,增强上肢和腰腹力量的同时,还要精确控制体重。为此,她把一日三餐减少为一日两餐,还戒掉了自己最喜欢的零食。为了刻画哪吒的人物形象,郭瑶姚下载了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反复观看,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练习面部表情,包括嘴里含着树枝,眨着眼流露出的俏皮表情……
“郭瑶姚把哪吒演活了!”据李轶介绍,《倒立-哪吒》面世后便一炮而红,先后荣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优秀作品奖,第十四届瑞士巴塞尔国际青年马戏节比赛银奖,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等奖项。迄今为止,《倒立-哪吒》在国内演出超过200场。此外,在今年3月该节目在德国32个城市演出70多场,在当地刮起了一阵中国杂技“旋风”。
如今,在全国杂技界,一提到“倒立哪吒”,人们都会想到自贡市杂技团,想起那个俏皮的演员郭瑶姚。
传播:宣传推广自贡优秀文化
“练习的时候的确很苦,但我喜欢站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听台下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今年6月,郭瑶姚主演的另一原创节目《高椅》将参加全省展演。她下一个目标是站在更高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
近年来,自贡市杂技团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讲述自贡故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原创节目。这个优秀的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和生活中的点滴,将真实的情感和故事融入到杂技创作中。他们深知,只有贴近群众生活,富有生活烟火气才能更加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他们创作的《爬杆-辊工情》,以自贡盐业工人的辛勤劳作和坚韧精神为主题,通过双爬杆的杂技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展现了盐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对自贡的盐业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自贡杂技团还利用地方文化陆续创作出“杂技+美食”的《快乐厨房》,“杂技+非遗”的《顶板凳-中国龙》,“杂技+川剧”的《绸吊-思凡》,在赋予节目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宣传推广了自贡优秀文化。
在这些优秀节目中,由自贡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自贡市杂技团创作出品的杂技儿童剧《恐龙馆奇妙夜》2023年受邀赴巴西巡回演出,足迹涉及25个城市,演出75场,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CCTV、中新社、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对本次巡演给予了报道。该剧也被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评选为2023年度30部兼具中华文化特色和国际化艺术表达,且适合在海外演出市场传播的演艺剧目。
来源:自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