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2年,付旭姣怀揣梦想走进三河市第四中学,那时校园处处朝气蓬勃,晨读时走廊里的铿锵背诵,课间操场上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科技楼荣誉墙上不断刷新的捷报。那时候一张四中录取通知书,曾是无数完小学子梦寐以求的“通行证”。
(通讯员:张秀梅)
2002年,付旭姣怀揣梦想走进三河市第四中学,那时校园处处朝气蓬勃,晨读时走廊里的铿锵背诵,课间操场上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科技楼荣誉墙上不断刷新的捷报。那时候一张四中录取通知书,曾是无数完小学子梦寐以求的“通行证”。
2014年4月,当付旭姣以教师身份重返母校时,手中的调令沉甸甸的。时过境迁,生源流失让这所曾经的名校渐渐沉寂,但当翻开班级花名册时,那些稚嫩的名字仍让她心头一热,或许不知道,这所普通中学,也曾书写过辉煌。
十一年光阴如梭,付旭姣从初登讲台的青涩教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她带过两届初一班主任,送走两届毕业班,默默耕耘在两个班的英语课堂上。乡村教育的现实并不浪漫: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家长配合有限,教学资源捉襟见肘。但这些挑战反而淬炼出独特的教学智慧。付旭姣尝试用英文歌曲点燃课堂热情,把枯燥的课堂对话变成有趣的情景表演。当孩子们眼中的胆怯化作跃跃欲试的光芒时,付旭姣深信: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播种希望。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付旭姣始终将每一次比赛和培训视为淬炼教学技艺的宝贵机会,在比赛中提升教学技能,在培训中不断汲取养分。从初出茅庐时反复修改教案的忐忑,到在廊坊市教师技能大赛上与名校名师同台竞技,那些挑灯夜战的备课、推翻重来的教学设计,最终化作一张张的证书,最珍贵的不是奖项本身,而是那段破茧成蝶的历程。
晚自习下课后,付旭姣常常望向教学楼的灯火,它们如星辰般闪烁,照亮着一代代学子的前程。从课桌到讲台,这短短十米的距离,付旭姣走了整整十一年。如果时光倒流,付旭姣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这里——因为有些种子,注定要在滋养它的土地上,绽放最绚烂的花。
来源:组宣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