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夫妇一亿送子上哈佛,特朗普禁令打脸,曹德旺回应:看不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08:28 2

摘要:他不但没为抗疫捐一分钱,反而在网上公然讽刺公益组织、质疑物资流向,顺带还拿韩红基金会的暂停收款来做调侃。

2020年2月,全国抗疫最吃紧的时候。

一条微博突然掀起惊涛骇浪——

“某会儿都哪样了你咋还舔着脸让我捐呢?……口罩都发不明白还想碰我钱?你逗我呢?”

发这话的,不是别人,是地产大亨潘石屹的儿子——潘瑞。

他不但没为抗疫捐一分钱,反而在网上公然讽刺公益组织、质疑物资流向,顺带还拿韩红基金会的暂停收款来做调侃。

这条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力挺,说“别道德绑架”,但更多人却愤怒质疑:你们潘家不是最会“捐款”吗?怎么国内就看不到你们的影儿?

有细心网友扒出:2014年,潘石屹旗下SOHO中国,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向耶鲁大学又捐1500万美元,总捐款承诺超1亿美元。

而与此同时,国内一线医院口罩紧缺,医护人员在反复使用一次性物资时——潘石屹在做什么?

他最后一条社交动态,是1月24日晒出自己编程做的“雪花图”,配文是:“所有雪花都是一样的,没有国家的区别。”

网友炸了:

“那为什么你们的雪花飘去的,只有哈佛和耶鲁?”

要说潘石屹这笔捐赠,最早引发大面积质疑,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没给中国捐款,而是——他“给了谁”捐。

2014年,SOHO中国高调宣布:将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这本是一桩“国际慈善”的大事,按理说应该赢得一片掌声。可谁也没想到,这场“公益秀”却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彻底崩盘。

那是在《金星秀》的现场。舞台灯光明亮,嘉宾席上坐着一脸淡定的潘石屹。主持人金星气场全开,一边笑着寒暄,一边突然话锋一转,语气锋利得像一把刀:

“潘总,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您捐了上千万美金给哈佛大学,请问,为什么不捐给中国的贫困孩子?”

潘石屹脸上僵了一下,现场突然安静下来。

他微微一笑,语气缓慢地回应道:

“我捐的其实是哈佛大学里,中国学生的奖学金。”

台下观众轻轻骚动,金星却一挑眉,不客气地打断他:

“能考上哈佛的中国学生,还需要你来资助?你确定你是在捐助贫困生,而不是在送人情?”

这一句话,把潘石屹问得眼神飘忽、嘴角抽动。

他想说点什么,张了张嘴,却没能把话完整地讲出来,最终只能干笑着点头,算是给自己解围。

而这场原本安排得体、试图为“国际慈善”塑形的节目片段,在节目播出后迅速引爆网络。

几个月之后,媒体披露,潘石屹的大儿子潘让顺利进入了耶鲁大学,小儿子潘少也在2019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这原本是一桩早已沉入水底的旧事,时间的尘埃已经盖住了微博热搜的余温。

可就在2025年5月22日,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像惊雷一样再次炸响——

特朗普政府下令:哈佛大学全面暂停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留学生限期三个月内转学或离境,逾期将吊销签证!

不仅如此,命令还直接点名——若哈佛想恢复招收留学生,必须在72小时内提交过去五年所有外国学生的审查记录。

这一纸命令,令全美教育界瞬间哗然,堪称精准爆破,杀鸡儆猴。

为什么是哈佛?为什么这么狠?

美国国土安全部给出的“理由”,荒诞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文件:

哈佛被指对犹太学生不友好;

校内存在支持哈马斯的学生组织言论;

坚持推行种族多样性、公平性与包容性政策(即DEI政策),与特朗普的“保守复兴”理念严重冲突;

说白了,就是:你哈佛不听话,不按我的剧本走,那我就让你寸步难行!

如果说特朗普第一次冻结哈佛政府拨款时,教育界还抱有侥幸心理,那么这一次,等于是开了最狠的一枪:

“我要断你财路、断你国际生、断你招牌。”

哈佛,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有声望的学府之一,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海外,而这些留学生每年贡献的学费超过3.8亿美元,为美国创造了约3900个就业岗位。

尤其中国学生,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仅2022年,在校中国学生就达到1016人,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03、一边是“国际公民”,一边是“国士无双”:潘石屹和曹德旺的两种捐赠观

时间终究会让一些事情显得格外讽刺。

十年前,潘石屹风风火火地在哈佛、耶鲁的讲台上讲“国际慈善”——他说要“做国际公民”;他说“慈善不分国界”;他说“教育投资是最安全、最有价值的捐赠”;

他为此高调签署了捐赠协议,还亲自在哈佛的新闻发布会上合影,笑得像一个完成了人生里程碑的人。

他相信,只要付出金钱,就能进入那个他向往的全球精英圈;只要捐得够多,孩子就能站在“国际资源”金字塔的顶端。

而确实也如他所愿——

几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入读耶鲁,一个考进哈佛。

2019年,曹德旺宣布捐出100亿人民币,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建在福建福清,选址偏僻,土地广阔。他没有请明星代言,也没搞一场高调发布会。更没有说自己是“国际公民”。

他说的话特别土,但特别硬气:“中国要强,不能总靠国外给技术,要靠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

他说:“福耀大学,不是我的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你要是真做慈善,就别想着回报。”

这就是曹德旺。

他不需要给孩子换国籍、不需要在美国买房、不需要用捐款给儿子换一纸名校通行证。

媒体后来问他怎么看潘石屹的那场哈佛捐赠风波。

他只冷冷丢出三个字:

“看不上。”

这个时代,不缺富豪,但我们越来越需要分辨——

你捐的是“钱”,还是“方向”?

你做的是慈善,还是包装?

你在向谁交心,又希望谁接纳你?

当国家灾难面前你沉默,当民间捐赠如火如荼你缺席,当话语只在“哈佛”与“耶鲁”之间反复跳转,你终究不能怪公众不信任你。

你可以选择站在全球化的浪尖上高歌,但请别忘了:

当那阵风停了,你到底会飘去哪里?

所以回头看,特朗普那一纸留学生禁令,其实不是突然的审判,而是一次清算。

它清算的,不只是哈佛的态度,也清算了过去十几年间,那些富豪家庭把孩子、身份、甚至家族命运全盘押在“外国体系”上的豪赌。

潘石屹押错了码。

他捐了一亿美元,最后却输给了三个字:看不上。

来源:蛤蟆一点号

相关推荐